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商洛市丹凤中学雷文军 > 正文
浅谈生本高效课堂下学生评价的改变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雷文军 2021年02月04日 11:05

教学工作中,评价学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有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是课堂教学评价步入人文性价值取向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一时,有时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才能使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评价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消除消极的自我观念,坚定其完整的评价内容、稳定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的理想目标,鼓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使他们带着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挫折,逐步走向成功。

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基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教师的法宝,因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太狭隘。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转化为学生考试得出的考分,使教师的人才标准不得不定位于考试得高分的学生,从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情感和评价的偏差:常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成品质及其他方面都好的学生,使其它评价都模糊化了,甚至忽略了。

性格和思想品质评价,体质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构成了素质教育整体性的原则,素质教育评价应坚持整体性评价。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而且要看他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要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其次,要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情况,尽可能防止“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的干扰,避免个人的偏见,才能实事求是地依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与恰如其分的评价。

三、深入了解学生,坚持个性评价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是对教师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坚决地摒弃那种对学生评价的随意性。见到什么或听到了什么,甚至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就随口肯定或否定一通。不加分析,主观臆断,这样就会造成评价的失准、失误,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丧失评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产生极大的负面的影响。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很难预测和把握。对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出格”和“反常”,客观地对学生的动机产生的原因,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时因地因人地全面了解,细致入微地分析,避免主观臆断,才能严格准确地把握事情的事与非,正确区分“动机”与“效果”, “偶然”和“一贯”。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评价,避免千篇一律的教条评价。只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以评价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知态度等,才是关注人的发展,才能将人文性和文化性统一起来。以教育学生为基本的动机,采用正确、准确、有效的评价方式,达到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四、评价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

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学生,这是评价的正确性的基本要求,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而是为了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健康发展。为达到此目的,单纯的评价正确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可接受性。真正使教师的评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并通过努力能达到预期标准。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时要注意:

1、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也不能离开学生的具体的影响去评价。评价只有适宜了每一个学生个人的特点,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

2、无论是对学生褒扬性的评价,还是对学生贬抑性的评价,都要给予教育的目的,报以诚恳的态度,明确地告诉学生今后进取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步骤,使学生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又知道今后“该怎么样”,使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教师实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尤其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时,更要注意诚恳和心平气和,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温暖和亲切,感受到滋润心田,有所收益。

教师既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这样就会使师生之间处于良性的和谐状态,教师的评价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给被评价者增添自我教育的力量。反之,评价就会失去相应的教育意义,而且,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作用。

五、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使教师的评价有章可循

完整的评价内容,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否得到了真正有效地落实,是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以融合而形成了学生的素质,这是评价的基本内容。即:

首先是从知识与能力方面进行评价,以知识为重点,重在能力评价。其次是从过程与方法方面评价,展示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方法。第三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关注个性、注重学习态度评价。

完整的评价标准,即评价内容目标应达到的具体的程度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有层次梯度的,是可测量可操作的,能够较为可观的准确反应学生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及其结果。

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与目标的需要,达到评出进步,评出发展,评出自信之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工具,选择相宜的评价方法。诸如:试卷评析报告,检测图表,问题卡片等都可作为评价的工具;书面考试,情景问答,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成长记录袋等,都可以作为具体的评价方法。

六、教师评价应适当高于现实评价

一些学生在“做”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客观的标准有一些差距或较大的差距的情况,在经过努力后,还不能有明显的进步,这时极易产生自信心减弱,自尊心“麻木”。教师应适当的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鼓励他们不断的上进,合理的运用鼓励性评价。如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要及时地给与肯定性的评价,这种评价要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有信心获得成功。

七、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评价实施的灵活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课程标准》。这种标准是客观的,它要体现原则,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意志。这种标准也是“学生的”,它最终要具体化到学生身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不均衡的,呈多元智力结构,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再者,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就要求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差异和独特价值。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把握客观标准,又要在实施中灵活掌握。这样,更能适应人才的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规律。

八、评价要有发展性

学生的行为表现表明的是当前所具有的水平,并不能预示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思维水平在变化,学习方法在变化,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也在变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抛弃传统教育的那种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应坚信学生有巨大发展的潜力,注意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运用评价的导向性,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评价目标,萌生“经自己的努力也能行”的信念。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总之,评价学生要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应把握好正确的评价观,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和鼓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