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渭南市蒲城县教学研究室耿晓红 > 正文
赛教课应多一些“家常味”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耿晓红 2020年12月24日 11:07

四月的天气可真是变化无常。隐藏已久的太阳一露出笑脸,就敞开它热情的胸怀,让人似乎喘不过气来。头顶着辣毒的骄阳,在匆忙的工作之余,赶去大荔参加了渭南市教学大赛。

纵观整个课,老师们能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想尽办法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课前交流更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跟着我来回味、回味……有老师与学生交朋友,有反口令游戏,有歌唱,有脑筋急转弯,有手指操,有跟着老师游戏等等,每一个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课前的交流,让听课的同学课前兴奋不已。于是,我就在想,要是平日上课老师们都能用这些奇思妙想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学生肯定喜欢你的课堂。

精彩莫过于上课。参赛教师们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方法,巧破教学难点,凸显教育理念。每一个选手都在力求完美的展现课堂教学。擅读者,书声琅琅;擅写者,颜筋柳骨;擅画者,丹青妙笔;擅演者,激情四射;擅说者,口若悬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老师在展示基本功的同时,把课堂教学臻于完美。这样的课堂,把听课者带入了盛大的音乐会,无限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让人目不暇接;又像是在品尝美味的大餐,金灿灿的大虾,黄澄澄的烤鸭、鲜美的鱿鱼汤.....让人品味无穷。

听完这样的课,一个感觉:累,真累!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听课听得累!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我一直认为,奢华的背后必有其隐藏的奥秘。能走到市级层面的老师都经过了层层比拼,甚至“魔鬼”式的训练,乃至背后有强大团队不断打磨。所以我能看到每一节课的设计几乎找不到漏洞,环环相扣、轻车熟路。但是“形”有了,似乎缺少了内在的东西。很多课浮于表面,有形无心。什么意思呢?看似有板有眼,实则未能潜入文本深处,未能深入学生心灵,有“走马观花”之感。好多老师就像一个急匆匆的赶集人,不关注学生学会多少,而是我教了什么。例如,课前让孩子们围绕课题质疑,孩子们质疑后,疑惑不了了之;课堂上“满堂问”,几乎不断地向学生提问,把学生的阅读感受置之不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上课时已经石沉大海,这就是典型的光说不做“假把式”。多数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设计的环节过多,为了赶时间,只有草草收场。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在课堂上毫无收获,还给孩子设置一些无效问题让其钻死胡同。我们所要看到的“成长课”却寥寥数节。我想,课堂是孩子的自主的乐园,应孩是以孩子为主体,应该看到孩子生命拔节的过程。无论如何,一节课让学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至少要有变化吧,至少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吧? 因此,上好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钻研学生,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只有“拿”住孩子的心,孩子才能把“神”留在课堂之中。

另外,我们要用课文教语言,也就是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的理解、积累到运用。而我们的许多语文课堂纠缠于“课文内容”,热衷于“思想教育”,“缺少过程教学,多是结论灌输”。这样孩子们的语文能力怎能提高?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语文教学——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提升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则;依据课标——课文——课堂的备课原则。明确课标每一学段的要求,由1-2年级写句子,到3—4年级写简单段落,到写段落,简单成篇;5—6年级学篇章,多种表达。课文(选择教学生长点)可以从文本理解的关键点、文本重点(写作特点)、文本特色处寻找。课堂策略应从图文相应、沟通感受、反客为主、师生互动、整合文本为抓手。但不要用屏读代替纸读,图像代替想象,速度代替深度,关注代替专注,参考代替思考。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放在实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回望那些让人引以为傲的课堂,是谁创造了这么多的课堂沉默者,又是谁培养了这么多只会写千篇一律作文的学生。追究原因。是课堂满堂问,所提问题都是些无效问题,把握不住提问的度,更把握不住语言教学的训练点。作文靠套用,没有自己的特点,即使交给写作的框架,都无材料去填充,学生越学越空。

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厚自己的文化内涵,学以致用实践课堂才是我们追寻的语文之根。

赛课已经结束,但我的思绪还在赛场上,因为只有回味才能知道缺什么味。我想,如果每位老师把常态课也能当作赛教课、公开课对待,少一点虚设,多一点实招,少一点迁就,多一点放手,少一点空谈,多一点真实,少一点速度,多一点厚度,如果在这些课堂中加入一些“家常”味,是否就更值得细细品味呢?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