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20年第12期 > 正文
研学旅行,在行走的课堂中成长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张 琪 2021年10月12日 09:26

研学旅行始于2013年,是由北京、上海、西安等试点城市起步并逐渐推广到全国的课外德育活动。主要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年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本文试就学校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教育活动进行探讨。

一、 研学旅行,要与爱国教育共情

“立德树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的初心和目标,研学旅行作为一项德育活动,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学校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就可以着重安排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基地,优先选择能够突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路线,比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枣园和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基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和活动预期效果,应该在研学旅行活动准备阶段,充分利用主题班团会对相关爱国主义基地的背景情况进行活动预热。预热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班级讲解员、文化小导游、绘制展览基地参观导图等,这样有利于实现研学旅行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共情。

二、 研学旅行,要与自然山水共融

现在城市里的学生,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高楼大厦里面生活,而那些原本在我们生命里随处可见的泥土芬芳、河水流淌、鸟鸣花香却成为稀缺的感受,只有以山水之灵气滋养生命,只有走进大自然,走进祖国的壮美河山,才能让生命敬畏自然,让生命敬畏生命,让生命热爱生命。

秦岭的豪迈,陕南的清秀,陕北的广袤,关中的富饶,这些都适合留下师生的足迹。我们甚至可以在合适的季节,搭帐篷露营,自带食材野炊,体味餐餐皆辛苦的父母心,感受大自然夜晚的静谧和神奇,聆听夜晚的虫鸣,观赏满天的星斗,相信这样难得的研学经历一定会印刻在学生们的心中,成为难忘的美好记忆。

三、 研学旅行,要与历史人文共现

《国家宝藏》带动的是全国经久不衰的博物馆热。而陕西得天独厚的不只是作为南北分界的秦岭,更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基。历史人文方向的研学旅行,自然应该纳入研学旅行的路线版图。当师生一起徜徉在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乾陵、杜陵、汉阳陵、黄帝陵、华清池、法门寺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馆等数不胜数的文化宝库里,增加的不仅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对智慧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仰,对自己家乡的自豪,对人生未来的期许。

四、 研学旅行,要与科技时代共进

陕西是教育和科技大省,高校数量全国第三,还有以中科院西安分院为代表的众多前沿实验室,学校可以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与高精尖、高科技的现代技术进行嵌套,如阎良西飞、临潼授时中心、交大工程坊、西工大实验室、空军工程大学、西安光机所等一大批科研院所。在这些浓缩着科技魅力的主题场馆和实验室参观学习,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时空变换的奇妙、科技前沿的魅力、科技智造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享科学的思维,激发中学生献身祖国、投身科技的学习热情。

五、 研学旅行,要与师生家长共建

家长,作为研学旅行的重要课程资源,既可以拓展研学旅行的视角、渠道、门类、路径,又可以研发和润泽出更加充实的研学旅行校本课程资源,而让老师、家长在假期休闲时光中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研学旅行的活动中来,开展周末亲子游、暑期研修游、寒假故乡游等小规模、小群组、小单位的活动,也有利于把研学旅行项目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易于操作,形成家校携手、师生共融的良好局面。

六、 研学旅行,要与生涯规划共生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的今天,研学旅行还将承载着更重要的职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更主动地体悟不同行业的工作特质,更有意识地将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的规划和当下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探寻源于内心的兴趣,确立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让每个孩子不仅在研学旅行中实践、体悟、感受、分享,更通过这种渠道找到自我,避免被动、盲目的专业选择之后中途退学重考等极端情况出现。

伴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增强的国力,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随着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教育需要,研学旅行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能让学生的生命在行走的课堂中得到滋养、成长、丰盈。

作者单位 西安市铁一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