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4年7-8期(合刊) > 正文
教师请不要 “吝啬”你的赞美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赵志轩 2014年09月03日 16:31

人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其实,好学生又何尝不是赞美出来的呢?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不但斤斤计较、吝啬于对学生赞美,反而还吹毛求疵、巴不得鸡蛋里挑骨头,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横加挖苦、大肆打击、更有甚者人格侮辱、暴力相向也在所不惜。

其实,再差的“问题学生”,其本身都有“闪光点”,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教师之所以只看到学生的“缺点”与“错误”,而看不到学生的“长处”与“优点”,不恰恰说明,其本身就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吗?

作为一名称职而合格的教师,不在于在学生身上发现多少问题与缺点,而在于在发现问题与缺点之后,仍能艺术而巧妙地化解这些缺点与问题,从而使这些孩子在不伤及“颜面”与“自尊”的情况下,既能让学生“悬崖勒马”主动承认,认识到自身错误,又能顺利度过“危机”。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请不要“得理不饶人”揪着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死缠不放,而“吝啬”于你的发现与赞美。

我想大家都知道,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有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一个同学。将其制止后,他责令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面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被感动得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处理。”陶先生这时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老先生用这种方式,轻易地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时刻反省自身和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能影响和改变他人。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陶行知老先生四颗糖的故事,难道不值得那些揪着“问题学生”的小辫子不放,只顾一味“指责”与“惩罚”,却“吝啬”于赞美学生的教师“反思”与“照照镜子”吗?

说到底,教师教书这一职业,不仅仅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其本身就是一所好学校。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