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7年10期 > 正文
略谈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吴 滟 2017年12月13日 16:02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它既需要学生对基本乐理知识有理性思维上的认知与判断,又需要学生对旋律美感、歌词美感有感性思维上的欣赏与鉴定,因此,它是一个融合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为一体的学科。考虑到小学生目前多以感性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遵循这一特征。从这个角度上看,教师可以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一、激活枯燥无趣的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音乐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板块,它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常识。比如,四年级学生需要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级号、强弱记号、简单的音乐创编知识、间奏、乐器等,这些乐理知识相对无趣。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借助黑板板书与口头讲解来解释说明时,很多学生容易犯困,但如果教师巧妙地借助微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选择一节简短的微课,或是用旁白动画的形式来介绍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级号等,或是用演示举例的形式来介绍,或是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总之,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微课可以将原本看似枯燥无趣的乐理知识焕发出更多的生机。很显然,比教师的单纯讲解更有吸引力。

二、丰富单一平面的旋律内容

旋律是学生学习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既告诉我们如何去唱一首歌曲,又承载并传递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讲,旋律都是以乐谱的方式出现,教师在教会学生旋律后,学生也多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去吟唱。首先从视觉效果上看,就是乐谱,它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来讲,黑压压的音符可能一下子就会搞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微课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可以丰富单一平面的旋律内容。在传统的教材课本里,旋律都是以纸质静态的方式出现,但是在微课里,它是以动态音符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感官细胞发达,对跳跃的事物有较强的敏感性,当教师用微课来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学生的兴趣度更高。由此延伸,举一反三,将旋律知识的共性更多地教给学生,就仿佛水到渠成一般,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浓郁贴切的课堂氛围

以《美丽的喀纳斯湖(选段)》《森林狂想曲》为例,这首乐曲中,除了有电声乐器外,还有森林中包括昆虫等在内多种动物的声音,以及大自然中的雨声、风声与流水声,本身就是一种现场效果很强的曲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将这一环境做成视觉效果,配合曲目本身的音效,在课堂模拟一个森林狂想曲的现场感。对学生来讲,一方面,其听觉细胞得到了很好的刺激,不论是在精神注意力层面上,还是在听觉敏感度层面上,都能保持着较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其视觉细胞得到了很好的唤醒。可以想象,当学生不仅被模拟森林狂想曲的各种声音所包围,而且眼之所见,目之所及,都是与森林狂想曲有关的画面,这种双重效果很容易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浓郁贴切的课堂氛围无疑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注入灵动饱满的鉴赏气息

以《梨园英秀 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例,这是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歌曲中所叙述的场景,所表达的感情,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体验过,因此也很难理解。从艺术角度上看,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教材中更多的是要学生能够从鉴赏的角度去欣赏这一首曲目,进而欣赏戏曲这种舞台表演艺术。为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来向学生介绍戏曲的相关知识。比如以动漫形式让学生感觉新鲜又好奇。另一方面,又用微课来点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腔与表演风格,让学生能够以近似的现场感来进入到鉴赏的情绪之中。在过往传统的曲目鉴赏课上,教师只是通过口头的讲解与引导,相对比较苍白无力。但是借助微课这一形式,教师能够用更加丰富、多元、立体的手段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从而为整个课堂注入灵动饱满的鉴赏气息。

微课作为一个以短视频为信息传递方式的介质,它集声音、影像为一体,可以将平面纸质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动态立体的数字信息,对学生来讲,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信息呈现方式。当教师将微课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时,学生多个方面的感官细胞都能够被调动,进而更好地去学习音乐。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激活枯燥无趣的乐理知识,丰富单一平面的旋律内容,营造浓郁贴切的课堂氛围,注入灵动饱满的鉴赏气息,让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带动下高效学习音乐。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