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8年4期 > 正文
情境体验,让孩子爱上习作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黄建英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小学 2018年08月28日 10:20

习作的本质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它是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抒发个人情感,记录人物事件的一种方式,但它又不是单纯的流水账,而是有技巧、有情感的一种书写。因此,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虑到小学生目前多以感性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知多建立在直观的视觉或感受上。因此,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情境体验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习作教学。

一、可供营造的写作体验情境类型

1.故事情境。

比如“童年趣事”这个写作主题,就要求学生写一件曾经发生过的、有意思的事情。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讲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学生在写作时,是从回忆的角度,重新回想起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比如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捉蟋蟀、玩游戏;和家人一起钓鱼、去游乐场玩、外出旅行等。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这种情境要紧扣事件本身的特点,让学生有“回到过去,重新体验”的感觉,从而在融入情境后更好地开展写作活动。

2.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体验类型,指的是写作的内容是生活的点滴,可以是简单的叙事(不一定要几大要素都齐全),可以是写人,可以是绘景,可以是简单的生活感悟等,具体内容视写作要求而定,教师所营造的情境就是尽可能地模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3.假想情境。

假想情境体验类型,指的是写作的内容是建立在想象联想之上的,思维不受约束要求的,如同自由驰骋在大草原上的骏马一样。教师所营造的假想情境就是让学生们能够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在意识空间里面想得更多,在其中找到思维乐趣并付之于笔墨,让写作成为将学生所想形成文章的一种方式。

二、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运用情境体验

1.扣紧主题,发散要素。

以“童年趣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情境:其一,与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的情境。其二,与家人在一起的情境。其三,在公共场合中有许多人的情境。其四,自己一个人的情境。在构成情境时,是由写作主题出发,按照不同的思路发散性衍生出更多可能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体验中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实现由一变三、由三变五、由五变七的变化,从而不断丰富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2.想象联想,大纲构成。

承上所述,当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变宽,写作素材变多的时候,接下来就必须要进入如何将思路逐一理顺,如何将这些素材有机组合的阶段。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学生写作时出现“这里说一点,那里说一点”零散、混乱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在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时,要着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从而自然构成写作大纲。比如,以“假期的生活经历”为例,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午后情境”。如在暑假的某个午后学生会在做什么呢?有的学生可能会在家看动画片,有的学生可能去书店看书,有的学生可能随父母去购物等。以去书店看书的学生为例,假如学生在书店碰巧翻开了某一本非常好看的书,那么可以就书中的情节,看书时自己的所思所想等进行回忆,顺着这一情境深入挖掘,学生在体验情境中的思路就会被逐一理顺,最终形成完整的作文思路。

3.情感注入,风格定调。

最后要阐述的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时,教师应当注意为习作注入自己的情感,从而给整篇文章定下恰当的风格。比如在“介绍家乡的产品”时,教师所营造的情境是当有国外小朋友来访时,大家以食物吸引国外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这个情境中,可以是沉浸于美食和对美味的享受,可以是对家乡产品的一种自豪与推崇,无论哪个情境,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注入自己的感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比如在情境中,用哪一种口吻来介绍,哪一种语言风格来介绍,希望对方小朋友在听过介绍后有怎样的表情或评价等,这些问题能够诱导并指引学生逐步在情境体验中去投入感情。并在情境作文中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感情,让感情变成文字,让情感得以抒发,由此才能写出一篇“有温度”的习作,有个人思想感情的习作。情感注入是情境体验中的升华之处,教师尤其要重视。

运用情境体验来组织开展小学习作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们从习作的本质思考、感知、表达去学习。在特定的情境中,带着明确的写作目的,以场景模拟,联想想象,情感注入的方式来思考写作的具体内容,组织写作的语言方式等。以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符合了小学生简单直观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僵化教条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