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9年10期 > 正文
“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郝琴香 2019年10月21日 14:45

字理识字法,是由湖南岳阳教科所的贾国均先生在《“字理识字”教学法实验方案》中提出的,是一种结合汉字构成规律,通过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来进行系统化的识字认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于在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上的分析,通过取各教学流派之长,运用直观感触、归类等方法来突破字形记忆的这道难关,引发小学生识字的兴趣,丰富其对汉字文化魅力的认知,同时促进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

本文以一年级学生为参考对象,结合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综合了解现阶段字理识字教学的现状。

1.教师对学习情况的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基本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利用象形字与汉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会更容易建立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兴趣引起的主动学习程度会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有所差异。

2.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的分析

在识字写字教学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在汉字的笔顺和字义上的授课会有很大难度。而针对这一难点,教师们常采用“记忆汉字结构”的方式进行教学。故而,就字理识字法而言,合理地归纳汉字的笔顺和字义将是促使学生轻松学习的关键,而正确地掌握汉字的结构也与汉字的字理密切相关。

3.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的分析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诸如:结合课文诠释汉字的“形”和“义”;或是集中讲解生僻的汉字,再放入课文中讲解;或是汉字和课文同步讲解等,更有甚者还单一地凭借“抄写”的形式进行识字认字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能帮助学生攻克识字的难关,却往往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字理识字法运用的根本问题

实践证明,字理识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识字方法。然而,现今的小学识字写字的教学中却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会有意识地去使用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能力不足,尤其是字理识字法对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们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相关理论知识。但实际上,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水平大多参差不齐,严重缺乏汉字构形学知识和灵活运用的技能,是根本无法深入地对每个汉字做出具体区分,使得教师明知道“字理识字法”的存在和益处却无法正常使用它,从而使字理识字法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科学有效的应用。

三、字理识字法运用的策略

1.灵活运用古汉字

中国现代的汉字,都是由最初的象形字经过漫长的时间打磨,不断地演变而来,至今仍保留着象形字的部分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图画文字”的特征,与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不同种类的实际事物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结合象形文字的图案进行讲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的工具,直接展示出“雨”的场景让学生直观体验,加深记忆。甚至还可以利用科技方法结合古文字展示“雨”的文字演变过程,同时针对其演变的细节具体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习和理解该字的结构和意义。同时,营造这种生动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从侧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国汉语言文学的热爱。

2.善于归类总结

汉字的组成绝大多数都由“形旁”与“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成整体结构的 “形声字”。而同一个“形旁”与不同的“声旁”组合出来的结构,能形成许多种同属性却不同涵义的汉字。比如:蝴、蜓、蛛等都属于昆虫类,有“虫”的形旁,意思却完全不一样。同理,如:请、清、情、晴等,也都是在相同的“青”的声旁,与不同的形旁结合而组成完全不同的汉字。由此,教师在小学识字写字的教学中,则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征进行归类总结,再以多媒体等多种途径直观展现出来,以此来减轻学生学习记忆的负担,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综上所述,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在接受传统的教学时普遍都觉得枯燥乏味,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产生排斥学习的逆反心理。因此,各小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关注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游戏、故事、竞赛、表演等活动与字理识字法相结合,打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积极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知识贮备和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字理识字法的有效性,促使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江德小学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