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周宏 > 正文
教育为何而存在?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周宏 2019年12月17日 10:11

看似平常的学生上学,当你起手一问,就触及到一个有关人类发展的大问题。

教育为何而存在?

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何而存在?这是引导无数学者不断争论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里让我们暂且不去触及学者们关于教育的不同解答,直接给出我们的看法。

教育,为了人的生活的优化!

在这样的表述中,我们需要注意这几个关键词:人、生活、优化。

展开来说,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人展示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使人的外在与内在都得到优化。也就是说,教育首先服务于人(人的存在与成长),关注人的生活,致力于受教育者生活的优化。

通俗点说,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育要实现的目标。

什么是生活?

一般来说,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生活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人,而且人还要有行动且与外界发生联系。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生活就是实践。

什么是实践?

实践:亦称“社会实践”。人类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各派哲学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此外还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实验、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人类的全部历史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

实践是人特有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主观与客观交汇的场域,是认识产生的理由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历史的基础。

离开实践,人无法表征自身的类属性,无需发展也无法获得发展。

如此“人的生活的优化”就可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主体的实践。二是,对外在于主体的环境的改造。三是,在对外在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主体也经历着内在的变化(改造)。

小贴士:

“实践”一词在古代中国已经出现。如宋代吴泳“上邹都大书”中说:“执事以天授正学,崛起南方,实践真知,见于有政。”(吴泳:《鹤林集》三 )宋理宗淳祐元年诏举文武才,诏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 、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宋史》,卷四十二) 上述两例中“实践”都是“践履” 、“实行”的意思。

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是舶来品,是从日本人那里挪用过来的。日本人一开始用“实际”这个佛教术语来翻译英语 practice 这个概念。但在佛教中,“实际”指完全现实的真理和不变的“真如”,与原文practice 或 praxis 相去甚远。因此,后来有人使用“实践”一词来译 practice 或 praxis。1912年,《东方杂志》一篇译自日文的文章《德国社会党之胜利》第一次把西方意义的,即与理想和理论对立的“实践”概念带到中国。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实践”已作为哲学概念被中国人认识和使用。可以说,我们今天使用的“实践”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来自西方哲学的概念,虽然我们传统的“实践”意义与其有一些关联。

在古希腊,“实践”一词最初是指最广义的一般的有生命的东西的行为方式。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这个“实践”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把人的行为分为理论 (theoria)、生产(poiesis)和实践(praxis)三种。与“生产”不同的是,“实践”趋向的目的不在自身之外,而就在其自身,其自身就是目的;而“生产”的目的却在它产生的结果,而自身不构成目的。与“理论”不同的是,实践活动总是在人际展开,不像理论的沉思是人独对真理。但在自身即是目的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同的,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是最高的实践。从亚里士多德对人三种基本行为方式的划分来看,“实践”最根本的规定有二:一是自身就是目的;二是它不是人维持物质生命的生物活动和生产活动,不是人与自然间的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广义的伦理行动和政治行动。这与我国传统的“践履”意义上的“实践”概念颇为接近。“践履”或“践行”从行(道)而来(“行”既是过程又是目的),一般总是指伦理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实行,有过程的意义和自身目的的蕴含。没有人会把“挣钱”或“做工”和“实践”或“践履”联系在一起。

近代西方思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抹平实践与其他人类行动的区别,似乎一切行动都可以叫做“实践”,结果是“行动”(action),“行为”(behavior),甚至“经验”都成了实践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实践”被理解为理论的反题,或理论的应用。这种对实践的理解来自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模式,实际上是把实践理解为亚里士多德意义的“生产”。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要区分实践与生产,是因为前者是摆脱了自然需要的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的行动,而后者却是为了满足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受制于自然必然性的行为。前者是人可以自由选择的行动;而后者却是由自然决定的。实践涉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生产却只关心人的欲望与需要的满足。实践的对象是人事,生产的对象是物件。

在对前人成果的批判继承中,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因此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这一点上,生活就是实践。

何为优化?

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的优化。人是拥有选择权的主体,因此人的生活的优化。就是要求人过一个更像人的生活,即进一步摆脱盲目、被动状态(客体的特质)。进入自觉、主动状态(主体的特质)。

如何实现生活的优化?

通过教育。

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由于人是具有自主选择权的主体,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活动,而放弃对自身发展不利的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等价于“优化”,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有可能获取一种比原先更为优越的生活。

“活着”不等于“生活”,前者可以是一种动物性的被动状态;而后者则是人作为主体主动选择、付诸实践的生存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着人类的历史,而且创造着自身。“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要唤醒人内在的力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更为优化的生活。

责任编辑:陈栋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