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淳化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党仲强 > 正文
不嘈不闹教语文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党仲强 2019年05月17日 08:55

下校随机听课,走进了四年级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略读课课堂,老师经过一番回顾导入之后,就布置了自读任务,几分钟稍事安静之后,教室里发出了此起彼伏的胳膊肘撞击课桌的声音,细观略思,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示意老师的举动。给本来就不安静的课堂平添了一种烦躁之音。待师生共同阅读课文之后,老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了“画名、作者和画作年代”,老师引导学生识记,学生声振屋瓦的声音,使人“顿生烦操,几欲先走”。

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须让太多的纷扰嘈杂乱占据学生心灵的空间,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思考习惯。只有让孩子的心沉寂下来,静心读书,积极思考,再现情境,才能折射七彩的光辉,才能走进文本所蕴含的深邃空间,从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一、嘈闹的课堂不利于学生文本内涵的理解。选入教材中的文本往往是一些经典的文章,是经过几代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所传承下来的精品,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理解文本的内涵,挖掘其人文精神,实现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嘈杂的课堂,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很难进入文本同作者进行对话,更无法感悟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义。我们应以生为本,以文为本,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创,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摒弃看事儿闹非凡的课堂程序,不为夸大化的学生表现所拖累,创设静心阅读理解的课堂氛围是最佳的选择。

二、嘈闹的课堂不利于学生思维同步的发展。在一个班级,孩子们的阅读思考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有快慢之分的,有强弱之别。当思维较慢的孩子刚好进入状态时,快一点的孩子已经完成,他们胳膊肘撞击桌子的声音,无疑就打断了多数孩子们的阅读思考,致使这些孩子很难进入阅读理解之中,不能充分感悟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不去思考,思维发展停滞,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的境地。长此以往,孩子们慢慢的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人云亦云,不去思考,不积极判断,丧失了阅读的兴趣,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严重的阻碍的孩子们的感悟与思考,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发展。

三、嘈闹的课堂不利于学生语文习惯的养成。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是教语文的最重要的办法。举一反三(精读课)的运用精读学来的方法,来读其它书(略读课)。而我们的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一味地讲练,唯恐落下了自以为重要的知识点。叶老也说过“你不讲我还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老先生平实质朴的告诫,恰恰道出了语文阅读方法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那就是通过良好的读书方法“涵养性情”。老师们只要引导学生赤手空拳的、有情感的读课文,才使孩子们读书有温度,有感知,进而理解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学会体验感悟,创设充满生命、充盈快乐的课堂情境。达到叶老先生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阅读习惯。

四、嘈闹的课堂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为此,语文教学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让学生爱上语文,培养“情趣”。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已经久违了“情趣”,很少顾及和尊重学生个人的“情趣”,嘈闹的课堂更不利于情趣的培养。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要关注别人的感受。教育必须关注别人的感受,全面关注学生感受,不关注孩子们的感受,教育就永远没有力量。例如,小学二、三年级的课文:《弯弯的月亮》和《小小的船》。我说这很简单,谁都背下来了。但老师备课的时候,自己要静下心来再读两遍,进入那个状态,想象儿童接受的情况,他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可能有什么想象。而这些语文“情趣与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一个安静的、让孩子们乐于思考与体会的课堂氛围,细察孩子们的情感反映,进而创设和美安静的情境,完成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还课堂一片安静,给孩子们一个思考的空间,教孩子们一个阅读方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阅读,做孩子们学习的陪伴者,过程的引导者,成功的喝彩者,我们的老师要转变的理念、方法和思维还很多。期待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从安静课堂开始!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