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西安市航天城第三小学王昆 > 正文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昆 2021年04月27日 15:59

已经是第二次翻开郭元祥老师的这本书,每次翻开都让我有新的感悟。作者用流畅的文笔描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从修炼教师形象到精炼教师生活,再到锤炼教师专业,每个篇章都像盏盏明灯,指引着教师的成长之路。尤其是锤炼教师专业中的跨越边界一章,更让我深有触动。

跨越边界——知识之后是什么?郭老师提出知识不只是科学问题,更是与人的命运和幸福相关的问题。知识作为载体,它的背后究竟承载着什么?这一个个看似深奥而又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我不禁想起于漪老师的话,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这样会随着声波而消失,课应当教到学生的心里。

如何将课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并融入学生的生命,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书中的两个美国课例,让我思索良久。

一节是一年级数学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位数学教师在运算练习15分钟后发给孩子们一种掷骰子玩走棋的游戏玩具。棋盘上有许多方格,方格上有各种动物的图形,名称,也有“勇气”,“果断”,“谢谢”,“快乐”,“挺胸”等词语,还有“前进3格”,“前进4格”,“后退5格”,“后退2格”等内容。在游戏中,只见孩子们不时做出勇敢、果断、挺胸的样子,不时按照所掷骰子的点数计算着前进和后退的格数。学生不但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计算,也在情感、行为中学习做人。

另一节是科学课例,老师整节课几乎都是在实验中完成的,老师操作实验过程,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老师一共做了三个实验,前面两个实验是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而第三个实验是属于超越知识的。老师又切下相当重量的橡皮泥,依然捏成团,放在小船上。学生发现小船承载着第二个橡皮团依然浮在水面。这时老师说:“同样是橡皮泥,为什么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那取决于它们各自在环境中的存在方式。一个人的生活也是这样,是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自己在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当你是一只小船的时候,你能否为别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太精彩了!

这两节课例让我深深震撼,他们令我折服的不是对知识的传授如何清晰、透彻,而是他们在教学当中能把知识与哲理巧妙的衔接、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智育与德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方法。这两个案例就是鲜活的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

记得我听过的一节关于“职业”话题的英语课,教师在最后出示一些清洁工和小商贩的图片,并问孩子,如果这是你的爸爸妈妈,你会怎么想?先不说出现这些图片的唐突,仅教师不着边际的问话就引来孩子的一致否定,孩子们都摇着头说“No”。作为同行,我其实明白这位老师的用意,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懂得,职业不分贵贱,要尊重各种职业的劳动者,可这种方式只能是生拉硬拽,起不到任何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作用,相反,会让孩子觉得莫名其妙。其实,真正能触动孩子心灵的,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潜入夜润无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点滴渗透。

这样看来,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边界似乎有一道鸿沟,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跨越这种边界,在边界间架起若干个桥梁,从而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牛津英语1A中第三单元My abilities,其中涉及句型How old are you?I’m……和动词及句型I can read. I can sing. I can write. I can dance. I can jump. I can draw。两个毫不相干的话题在同一单元出现,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并且记忆深刻,我一直在思考。

孩子一直在不断地成长,他们不断地感知、观察、体验着这个世界,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的本领提升自己。何不把孩子们的成长与这些动词结合起来,根据他们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能力将这两个内容整合在一起。

于是我在课堂上展现了学生从婴幼儿期到进入小学的画面,孩子们先说自己婴儿时能干的事情,再说到现在的自己有哪些本领。孩子们在描述中掌握了句型,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我不时地向描述的孩子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掌声更是对孩子的高度赞赏。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他们可能从没有深刻意识到长大的自己,居然如此能干。或许他们还小,无法清晰地懂得这两者之间隐含的意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们会慢慢感受到、体会到,希望这种亲历与感受会给小小的他们心里留下点什么……

还有就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做英语练习册是个难点。原因在于练习对所学知识的检测,难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其次,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再者,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完成不同步,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将每次做练习都变成有趣的游戏闯关或探险活动,有时我会用诙谐的语言宣布游戏规则和闯关内容,有时用神秘的口气邀请孩子一起去探险。根据做题内容,将连线设计成游戏对对碰,将画画题设计成万花筒;每闯过一关,小组会得到一个字母,过完所有的关所得的字母连在一起就是胜利勋章“Good或Great”。这种活动,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在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守规则,养成仔细倾听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将知识和情感融合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心仪神往?

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在思考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在学生的一生中究竟能走多远?究竟有多少能终生受用?其实真让人终生受用的不是那些符号知识本身,而是知识背后所隐含的内在价值,是其内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情感体验。

我十分喜欢刘永胜校长的那句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珍贵并且有价值的。我们要尽量让每一个35分钟都变成生命的体验,让师生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习惯得到培养。而我,在追逐自己教育梦想的征程中还要不断地修炼,不为成仙,只想让自己的心趋于纯净而坚韧,淡然而从容,在教育这条路上,与孩子们一起经历、体验,感受成长。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