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陕西省西安小学吴积军 > 正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来源:教师报 作者:​吴积军 2021年04月22日 08:46

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劳动教育,在目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是短板。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大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并且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第一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必须要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的课时,要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而且要针对城乡劳动教育资源的特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把家务劳动、校内劳动、社会劳动统筹好,宜农则农、宜工则工。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素养。劳动教育育人目标,首先表现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关系,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其次,表现在“培养基本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劳动知识,经历劳动过程,理解劳动规范和劳动流程,尝试劳动技术改革与创新,最后物化劳动产品,提供劳动服务,接受劳动锻炼。第三,表现在“塑造正确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劳动,兢兢业业地劳动,诚实守信地劳动,心情愉悦地劳动,创造性地劳动,磨炼意志,塑造具有劳动责任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善于创造的品质。第四,表现在“职业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式劳动职业感知,参与式劳动职业体验,顶岗式劳动体验学习,建立劳动观,了解劳动者权利、义务、劳动规范,培养劳动兴趣,树立职业理想,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推动每所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场所,创新劳动途径,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家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劳动教育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知识与新能力的综合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

劳动教育应该以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为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老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劳动教育,小学阶段的1-2年级应该为劳动启蒙阶段;3-6年级为劳动实践体验与劳动习惯养成阶段。小学阶段要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主,适应参与生产劳动教育,从事力所能及服务性劳动,初步培养创造性劳动意识。中学阶段为劳动教育拓展和实践探索以及劳动习惯巩固阶段要以生产劳动为主,生活教育为辅,经常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鼓励从事创造性劳动。

从课程设置上,小学阶段:1-2年级设置“劳动与生活”,目标是实现“劳动自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做,集体的事情共同做”。3-6年级设置“劳动与技术”,目标是实现“劳动自爱”,做到“家庭的事情习惯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初中阶段设置“技术与劳动”,以技术为主线,目标是实现“劳动自主”,做到“困难的事情想办法做,没做过的事情创新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职业”,目标是实现“劳动自主”,做到“主动认识劳动职业,主动寻找劳动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选择”。

在推进劳动教育时,首先要坚持整体规划。劳动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指定性领域,是国家规定、但由地方和学校开发的课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具有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组织的功能和责任。因此,各地方、各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明确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主要任务,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局出发,对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对课程实施中涉及的人员、经费、材料、基地、设计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整体规划中,应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优先开发相应的劳动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其次,要坚持综合实施。在体现劳动教育的跨学科特性和多视野整合的同时,应注重劳动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要注意将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校外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协调,以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也就是注意将“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领域整合起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公益劳动可以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技术内容的学习中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等。要注重劳动教育领域内劳动、技术、家政、职业准备几方面内容的融合,尤其要注意将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家政、职业准备的学习过程之中。最后是注重技术、家政学习中各具体项目之间的贯通与融合。

第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劳动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也有着多方面的教育追求。在其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在教育内容上,要精选最富有教育价值、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并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劳动为载体。在系列性活动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形成在教育中心上的不同安排。从而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衔接的内在教育规律活动体系。

第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劳动教育是一个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基础联系非常紧密的学习领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劳动教育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本土资源,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劳动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我们要努力构建促进劳动教育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理直气壮地抓好劳动教育、抓实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落地,让劳动教育生根,让劳动教育开花,让劳动教育“托起”中国梦。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