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安康市平利县中学罗显德 > 正文
浅析《归去来兮辞》中的淳朴风格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罗显德 2021年01月20日 15:46

东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风气对当时文坛影响巨大。折射在作品内容上表现为严重脱离现实,艺术表现上“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文坛一片消沉。直至东晋末年,陶渊明的一篇《归去来兮辞》才迎来了文坛的新曙光。《归去来兮辞》被选录在人教版教材中,陶渊明借助诗歌将自己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倡独立自由的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的表达,此文是陶渊明一生的转折点,因此《归去来兮辞》一文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高度评价,在辞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诗仙李白就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评价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淳朴意蕴。

一、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诗人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审视生活,用神来之笔来点化景物。文中着重表达了诗人“迷途折回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字里行间都展现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透射出诗人厌倦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更显示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文章一景一物一言一语处处体现了作者“自然醇厚,淡远潇洒”的淳朴风格

道家提倡“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遵行“自然无为”的原则”。陶渊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并且诗人本身就生活在田园中,朴素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田园生活与他的思想情趣达成共鸣,陶渊明既不想迷恋世俗以获取功名利禄,又不屑逃脱人世去飞临仙境,为了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他只好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情感的寄托。因此他坚定归隐田园的决心,去追求田园生活的淳朴。他独特的田园审美观的主要来自于“道家的朴”和“生活的真”的影响。而他的人生遭遇也是形成他“自然醇厚,淡远潇洒”风格的基础,《归去来兮辞》仅用寥寥数语便将诗人的这种风格淋漓尽致展现在作者面前。文章分为“序”和“辞”两节,“序”交代了自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又被细分为四段。第一段由“心为形役之悲”写出归隐田园的决心;第二段由“居家涉园之痛”想象归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第三段由交往出游田园之乐。第四段由“委心乘化之愤”抒发诗人委心乘化,乐安天命的情志。具体来说,全文从题目《归去来兮辞》开始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写出了诗人仕途的不顺,对现实充满了抱怨,看不到未来,最后做出了弃官归隐田园的决定。“乃瞻衡宇,载兴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描写了归家后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从简单的生活细节中看出诗人所向往的恬静,同时也反衬出官场的浑浊与腐败。“悦亲戚之情话,乐情书以消忧……”写出了归田生活的淳美气息和盎然情趣,写出了对万物恰逢茂盛滋长的季节的喜爱和自由的向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怡然自足的简单生活,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如李格非所说“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处处展现出他对独特田园淳朴风格的追求。

二、淡远潇洒的淳朴风格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曾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朱熹也曾评价“虽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的风格特色。《归去来兮辞》一文虽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独出心裁,不曾受《楚辞》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的影响,而是打破常规,简化悲情,悲中找乐,寻找了自己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从而体现了一种淡远潇洒的艺术风格。作者将“自免去职,隐居田园”的原因仅用“心为形役”来带过,即使沦落尘网,身陷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不得自由,他也仅仅写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极为平常的小忧,化孤独苦闷为“饮壶殇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的自娱自乐。弃官归隐是因为其鄙视官场的黑暗腐败,对自己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的坚持,虽然他愤恨官场的黑暗腐朽,但众观全篇,无一字提及官场的腐败情形,只是冷静的“惆怅而独悲”来化解自己的不满。将“归去”的理由不用过多的词语来描绘,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一词,更显其辞风的洒脱。由此可见,他是淡泊明志、不慕功名利禄、情系田园美好的,只有拥有这样高的境界,他才能淡远潇洒。朱熹还这样评价过这篇文章:“陶渊明诗平淡,究其出于自然”。的确是这样的。云出岫、鸟归巢、抚孤松、“悦亲戚之情话,乐情书以消忧”、有事西畴、命巾车、棹孤舟、木欣欣向荣,泉涓涓始流……这些平淡的田园生活,田园景物,在诗人笔下没有半点雕琢,不用修辞,仅仅以淡淡的白描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展开,故更体现了其自然敦厚的风格。

《归去来兮辞》不仅成功的将陶渊明“自然敦厚,淡远潇洒”的艺术特色提升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还表达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人生境界。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一切对自由的向往,一切对现实的不满,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精神家园。这种独特的淳朴风格将一直影响世人,其深层次的意蕴将永存在世人的心中。

注:此文发表于2013年《语文教学之友》第8期。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