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3年6期 > 正文
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 相大上 2013年08月23日 11:06

作为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能充分张扬个性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指导数学阅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依靠教师对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勤思多想、读写结合,同时必须理解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并能依据数学原理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出现困难和错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数学阅读的训练,还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充分认识数学符号、理解数学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活动。首先是数学问题向生活问题的转化。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缩短抽象的数学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神秘,数学就是在生活中发生的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是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教师应努力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应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优化教学意识、优化课堂结构、优化师生之间的交往时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自我获知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独立地获得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注重反思评价,训练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

斯费乐比姆普指出: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与评价、矫正与调整,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一话多说、一图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设想、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数学的应用价值,真正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