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3年7-8期(合刊) > 正文
鹰击长空万里阔 青山座座皆巍峨——谈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陕西省旬阳县甘溪镇大岭完全小学 李春波 2013年10月14日 16:31

语文即思想,语文即生活,语文伴随着人的一生,学好语文将终身受益。然而,要想学好语文,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不行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能力。俗语说:习惯成自然。针对现在农村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如何对农村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是我们农村学校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对象,来研究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习字习惯是好的开端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它由4300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发明,在古文献中被称为“书”、“书契”,到了汉代才有了“汉字”一词,用于指称中国汉族的文字。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写字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那么如何练习学生的习字能力呢?我认为应在每节课的板书上多下功夫,从汉字的笔顺、结构、神韵三个方面给学生做好榜样和示范。让学生在书写时,按照汉字的正确笔画顺序书写,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感受字迹本身的美感。

在写好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但对于日记质量的要求,就应降低一些,不提过多的要求,只要学生坚持,就一定会有大的收获。允许学生在日记中发泄情绪,谈论各种社会现象,并允许学生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某种方式供其他人阅读。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持之以恒的坚持定会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进步。

二、逐步积累促高效学习

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宋代苏轼也在《杂说》中说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从我国古人的很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现在语文课文中的积累内容,大多数安排在单元的练习中,学生基本把积累变成了一个抄写与阅读的过程。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与课文同步训练的方法,一方面把课堂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积累,另一方面把练习中要积累的内容有目的地安排在相应的课文中去学习,去体会。现代教学技术强调“授导型”教学和“探究型”学习两大模式的结合,将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1.积累字词,积累诗词。在每节课堂上,我都会要求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中的字词进行识记和释义,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同一类的字词进行归类,要求学生每天积累一个成语、俗语、谚语、古代诗词名篇、名句。与此同时,我会把每一个需要在本节课上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师生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也便于学生今后积累知识的运用。

2.积累学法。在每一文体的讲解中,对问题的条理化思路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语文学科的逻辑性,对不同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在现代文的讲解过程中,一般的讲法是先让学生复述其故事情节,然后师生按照情节共同去分析,共同进入角色,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在文言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我会给学生一个学习思路,让学生以思路为出发点,自我学习。例如将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文言文的五大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习现代文的思路,去学习古文。

三、养成课外阅读使语文学习更进一步

语文的学习有赖于多阅读名篇名著,读多了,视野就开阔了。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时代的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积累知识、智慧和情感。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比较,会鉴别,也就会有深入的理解。写作文也就得心顺手了。

半个世纪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给他们,学生出了学校再不用自己探讨追求了。这种认识是根本不对的。”所以说,好的习惯会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探讨追求,引导语文教学走上一个更好的方向。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