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3年12期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郑媛媛 2014年01月22日 17:0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学相长”。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培养自信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以下几种方式。一、 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在的学生在进入小学以前,几乎都受过幼儿园的前期教育,对数字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有加减运算的基本技能,甚至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这些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其做法是:1.随时鼓励法。鼓励的前提是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小学数学加减运算有一些基本的技巧,凑十法是其中的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优先完成凑十的学生要积极鼓励,随时表扬,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运算速度慢的学生,要利用凑五法进行引导,同样要积极地鼓励表扬,可利用小红花、小红旗,以及进步奖等形式,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2.兴趣练习法,兴趣练习既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数学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要有效利用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增强自信。

二、减少负面压力,增强自信心

学生对于数学的畏惧心理主要来自于不恰当的训练。不恰当的训练,人为增加难度,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在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部分老师过早对学生进行智力拓展,会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产生心理危害,影响他们的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首先是产生“自我心理挫败感”: 有些人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设想出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这种困难和障碍吓倒,从而感到十分忧虑和恐惧,似乎失败就在等着自己,于是总想回避和躲开。这种由个人主观心理活动所造成的失败感就叫做心理上的“自我挫败”。对于认知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本来就弱,对于数学的学习已经显得吃力。如果老师不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布置超水平的智力拓展题,学生一定会感到茫然失措,从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也就是心理挫败感。这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非常有害的。其次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畏难情绪即恐惧困难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遇到“困难”采取退缩、躲避、迂回的态度,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解决问题,甚至无意识地夸大困难。”多数的智力拓展题都有很强的技巧性和综合性。在看似简单的答案里,暗藏着运算技巧。一旦掌握了技巧,这个拓展也和一般的数学运算方式相同。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减轻学生的负面压力,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尽量不要布置难度较大,技巧性强的数学练习题。

三、课外作业要适当

山区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数是在没有人辅导的情况下完成的。多数家长要么是文盲,要么出外打工,这些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基本都是独立完成。因此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类型不同的作业。对于那些有人辅导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训练、技巧性的练习题,而对于那些没有人辅导的学生,则尽量布置一些基础、识记性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有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