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4年4期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陕西省府谷中学 贺翠琴 2014年05月22日 17:5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学的知识是前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有的极其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因而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多动手勤思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可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每位生物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名设计师,巧妙设计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程序。《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呢?一、加大实验课堂教学的力度,少一些包办限制,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

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一是占总课时偏少,二是材料、方法、操作过程限制过多,给学生亲自实践的余地过少,加上因为时间或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培养、收集,器材的置备等都由教师代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验以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机会。对于考纲中要求的所有实验,我们不仅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去完成,而且在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注意小组的活动,如各小组是否动手、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完成实验的情况等,更应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先设计合理方案,自己选择仪器,然后在实验室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安排,老师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了。他们千方百计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更合理的方案来,甚至有的学生还能找到连老师都没想到的简单易行的好方案来。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灵活学习,学生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通过制作学具、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在教学“经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质粒与目的基因后形成的相同的黏性末端,用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时,我让学生先用硬纸板制作了DNA分子结构的模型,上面重点标出了碱基的种类,然后用剪刀模拟剪切过程,剪出了一些黏性末端,再将相同黏性末端用订书针订起来,模拟粘贴构建磷酸二酯键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对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概念及知识点可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来加深印象,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实践证明,学具的制作与利用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综合、概括出理性知识,更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家庭实验,让学生养成积极动手的习惯

如:利用黄豆发芽来探究根的向地性生长实验,需要几天的时间,在家中可以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反复做,失败了重来。家庭中的生活材料来源广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遇到一些生活现象,由于平时没有留心去观察,导致无法想象结果,此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做完后再通过讨论或查找资料等去解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已经越来越重视。家庭小实验由于方便快捷,又不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另一条新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聪明来自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教学要使学生有“亲身参与”的“体验”,让学生尽量多动手,给他们充分自主探索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