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7年7-8期 > 正文
由“外号”说开去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初中 马虹丽 2017年10月27日 10:50

提起我们学校的“张大爷”,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可千万别以为他只是门房的老师傅,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化学高级教师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生就给张老师起了“张大爷”这么个外号,反正,学生乐意叫,张老师也乐意听,这外号就这么在一届一届的学生中叫开了。

“张大爷”的化学课,氛围是自由的,有争的、吵的、笑的、站着的、坐着的,还有往讲台上跑的,就是不见一个闲的没事睡觉的。课上完了,学生们的收获很多,个个学生脸上乐呵呵的。

能把课上成这样,那真是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从学生的嘴里知道,“张大爷”上课的“招数”可多了,他能把枯燥的化学方程式编成有趣的口诀,能把严谨的化学实验编成一个个形象的故事。最厉害的是,他还玩“现挂”,班上的许多学生,都是他化学口诀中的符号,是他化学故事中的主人公。自己都成化学人物了,印象能不深刻吗?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绝招——给学生起外号。什么“有才”“旺财”“来福”“黑娃”“狗剩”,林林总总一大堆。据说“有才”是因为某生回答问题有创意,“阿黄”是因为某生恰好穿了一件黄衣服而得此称号,“旺财”“来福”也许是某次机缘巧合,“张大爷”送给学生的美好祝福吧!至于“黑娃”“狗剩”等也都是一些农村人对孩子的爱称、昵称。总之,这些又土又亲切,充满着浓浓泥土味儿的外号,让学生心里很受用。上化学课,就是这帮小孙子在爷爷的带领下漫步于奇幻的化学王国。

想起了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张老师的化学课,那绝对是一等的“中国好课堂”。如果有更多这样的课堂,更多这样的老师,那学生们就有福了,也就离真正的“中国好教育”不远了!

坐而言,哪如起而行。咱教语文的,也可以给学生起外号啊。不会土的,就来洋的,咱起“雅号”;不会搞笑的,就来严肃的,咱送“称号”。

于是,我便有了以下的尝试——

学完《杨修之死》,一学生一口气讲了好几个三国故事,我赞叹道:“你的三国知识这么丰富,真是一个‘三国通’。”

对于限时背诵快的学生,我用欣赏的口气说:“能在五分钟内熟练地背诵这一段话,你真是咱们班的‘背诵大王’。”

举行“我心目中的孔子孟子”语文综合性活动时,一位学生讲了很多春秋战国的知识,我夸她说:“懂得这么多历史知识,你真是一个‘历史达人’。”

面对参加过汉字听写大会、读出许多生僻字、多音字的学生,我佩服地说:“对这个多音字的三个音知道得这么清楚,你真是个‘活字典’!”

看到有学生在作文的题记中写了一首诗,我高兴地说:“今天,我们班诞生了一位小诗人。因为,他的作文题记就是一首诗,而且,写得有模有样!”

请我们班朗诵最好的女生读课文时,我说:“下面,请我们班的‘小小朗诵家’给大家读课文。”

有同学讲了好几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军事知识,我由衷地夸赞道:“你真是个‘百科全书’,让老师和同学们长知识了。”

……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标签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外号、雅号、称号,其实质都是贴标签。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恰当地贴一个标签,对学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暗示和行为强化作用,从而使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得以巩固发扬。但,一定得是恰当的、正向的、积极的标签!

看来,小外号里还蕴藏着大学问呢!想让这把利器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力量,还要靠我们老师的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一颗慧心啊!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