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8年7-8期 > 正文
因为有你,我才成为这么好的语文老师—记我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历程与收获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杨江瑞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第二小学 2018年09月14日 17:13

参加工作的头十年,我一直在一所乡镇小学任教。虽兢兢业业,但却默默无闻,虽渴望进步,却苦于无门。2013年,我经榆林高新区公开选调,由乡镇小学进入高新二小,随之便与改变我命运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们学校一提起“语文主题学习”,便会想到我,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学校“语文主题学习”的首批实验者,更是因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迅速成长起来。

纵观我的成长之旅,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际会,收获多多。

(一)

应该说,在我刚参加工作之时,“语文主题学习”早就在山东、河南、江西等地蔚然成风。可惜我身处僻壤之地,竟未闻它大名,更不要说感受它的魅力。

但好在一踏上高新区教育的沃土,便让我感受到了高新区锐意进取、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的春风。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各小学整体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有幸成为首批实验教师。

高新区教育局刚刚成立,特别注重教师的培养,多次安排我们外出学习培训。山东潍坊市北海学校的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让我第一次领略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魅力;河南林州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的观摩,更是让我折服;为期一周的“语文主题学习”调研活动让我真正领略到它的真谛……

不仅“走出去”,我们还“请进来”。高新区教育局多次邀请窦桂梅、毕英春等全国名师为我们上示范课、做讲座,近距离让我们感受名家风采,手把手教我们摸索实践。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快地踏上“语文主题学习”这趟列车,去收获沿途风景。

“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这“人和”才是我成长的最大的精神财富。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的李琪校长。最初接触“语文主题学习”,我是抱着极力排斥的态度的。记得在2014年,我们语文组的几名老师在校长的带领下赴陕西省神木县第五小学观摩毕英春老师和神木五小的几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现在回想起来,几位老师上的课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但当时的我们却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甚至可以说极度排斥,心里质疑:“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能应付得了考试吗?当时的我们抱着“挑刺”的心态听完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及老师的示范课。看到孩子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丰富的知识储备、大方得体的谈吐、妙语连珠的语言表达,我却一度认为这是作秀(提前彩排好的)。试想,抱着这样“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心态怎能认同并接受“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与做法。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哪能容许新生事物“登堂入室”。就这样,在“语文主题学习”面前,我们竟一致地“吃不上葡萄,还嫌葡萄酸”。而李琪校长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百般阻挠”而退却,见识广博、深谋远虑的他认识到海量阅读的重要性,坚定地在全校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并聘请教研室的退休教研员丁玉明老师坐阵指导。于是,我们从最简单的“1+1”模式(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的一篇文章)开始尝试。开始,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恨不得把文章中每一句精析细研,滴水不漏地传授于学生才如释重负。而链接的文章则时常被打入“深宫后院”,要不,也顶多用几分钟“虚晃一枪”。还有,丁老师和李校长来听课,我们就将就着采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模式来上课,反之,“涛声依旧”。所有老师都抱着敷衍应付的态度和学校领导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传统教学“稳坐江山”,主题教学裹足不前。

可李校长并没有因为老师们敷衍而偃旗息鼓,相反,加大了推行力度。他将我们四年级定为重点实验年级,并挑选各年级语文骨干教师组成集体备课团队,以单元整合按课型备课,亲手将我们推上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轨道,而我和我的学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李校长的英明举措,强力推进,哪有我今日的成绩?

其次,我要感谢的人是我的贴心知己——主管教学的方方副校长,她是陕西省教学能手,是一个集才华与智慧于一身的美女。

最初,我对突如其来的“推门听课”和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一时不知所措,她看出了我的胆怯与不安,每一次都是课前耐心指导,课后细致点评,共同反思。我将她的每一次课前指导和课后点评录音后再细细品味。后来,我养成了听别人评课录音的习惯,这颇有点“反刍”的味道!

她见证了我的每一次成长,我收获荣誉的同时也收获了她的友谊。我们俩因“语文主题学习”而结缘,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的成长,还有一人,我不得不提,那就是可爱的忘年交——丁玉明老师。

丁老师,一辈子热爱教育事业。退休之后,仍难舍对教育的热情,致力于全市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推广和高新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

刚开始,我们简直是“谈丁色变”。出其不意的“推门听课”总是让老师们惶恐不安,而课后的评课更是令老师们抓狂。毫不留情的点评总是让你羞愧难当,但却不得不承认点评到位。为了少一点批评,我只能课前做足功课,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不知何时,丁老师的微笑越来越慈祥,点评也不那么犀利了,突然发现,我成长了许多,进步了不少,这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这个老头还是挺可爱的。

有了他的鞭策和鼓励,我更加醉心于这项实验。同时,他也给我提供了不少机会,让我登上了更大的教学舞台,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风吹到其他县区。

我感谢他,称他为“贵人”。他笑称:“不敢不敢,忘年交而已。”亦师亦友,人生之大幸也!

说起贵人,我不得不感谢另一个人——《语文主题学习》杂志的主编马红芳老师,她是我人生当中难得的另一位贵人。

初识马老师,是2015年我到山东参加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调研活动,马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她是有教育大情怀的人,致力于全国“语文主题学习”的推广,经她培养的名师遍布全国。她为了让实验教师快速成长,对他们的指导点评从不会拐弯抹角,总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我被她深深折服。临别之际,她告诉我下个月将要去陕西调研,最后一站到我们学校,点名让我讲课,这让我压力山大。

我诚惶诚恐,怕辜负了马老师的一番好意。调研之日正值高新区语文中心教研组活动,全区语文教师到会参加本次活动。我的一节《圆明园的毁灭》得到了马老师的极高赞誉,并称我的这节课给她陕西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让我受宠若惊,也让我在高新区乃至全市声名鹊起。正是有了马老师的鼓励,我才能在这条最美的路上越走越顺。

(二)

感谢这,感谢那,我好像在发表“获奖感言 ”。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会有我人生当中的许多第一次。

◆ 第一次登上大舞台 ◆

高新区施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后,其他县区紧随其后,在榆阳区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仪式上,我做了观摩课教学。站在讲台上,不,我更愿意称它为“舞台”,望着台下来自各个县区的同仁,我感慨万分。我原本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我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我可以站在上面。“丑小鸭”还能变成“白天鹅”?

榆林市教研室2015年的“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被选中,送的就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这股春风。

◆ 第一次受邀参加名师培训会 ◆

2016年7月,我意外收到了一封邀请函,赴北京参加2016年“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培养研修班。我何德何能,竟能与全国教育界的大咖同桌畅谈。他们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温文儒雅,平易近人,使人一望就生敬佩之心。和以往培训不同的是,会议采取十人围坐一桌的形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共享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之后我被聘为“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团成员,我自己知道我离名师还差得很远。和在座的名师相比,我名不副实,但这却给了我努力的方向,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名副其实。培训那几天,正值北京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心情。相反,此行让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洗礼。

◆ 第一次参加全国教学竞赛 ◆

一年一度的“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拉开帷幕。换成以前,这是一件离自己多么遥远的事情。可现在,我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于是,我过五关,斩六将,先从学校竞赛脱颖而出,而后参加榆林高新区“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竞赛,我拔得头筹,取得参加全国竞赛的入场券。最后,不负众望取得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 第一次与名师对话 ◆

2017年的5 月,一则短信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杨老师,听闻您的学生表现很好,想借用您的学生上课一用。”落款:窦桂梅。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揉,她的名字真真切切就在那里。我内心激动不已:窦老师是怎么知道我的?榆林那么多学生,窦老师为什么挑中我的学生?我的学生能配合得好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回拨了窦老师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温柔的声音,那么谦和,那么动听。

原来,窦老师团队被邀请到榆林讲课,地点选在了我们高新区。她所讲的课是初中八年级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我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辜负了窦老师的好意,但她却告诉我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是啊,我应该相信他们,自从实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后,原本生源一般的我们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量多了,知识丰富了,眼界也就开阔了。上课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表达自然得体。在每一次公开课上都能博得阵阵喝彩,在高新区小有名气呢!

上课时间如约而至,窦老师不愧是全国名师,讲课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孩子们表现得相当精彩,一个个毫无胆怯之心,谈吐不凡,落落大方。倒是我这个老师在台下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课后,窦老师握着我的手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合影留念之际,约定好我们日后清华园相见。临别之际,她送我一本亲笔签名的自己的书——《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至今在我的书桌最醒目的地方,它时时刻刻鼓励我在“语文主题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稳。

◆ 第一次领稿费 ◆

我把实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的心路历程写成《在路上——我的“语文主题学习”之旅》一文,发给《语文主题学习》杂志,马红芳主编看过之后,立刻回复:“写得很好,马上安排发表。”话语简短,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不仅如此,马老师还把它推荐发表在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教师报》上,之后被我以前的同事发现,在原学校争相传阅,同事们纷纷发来了祝贺的短信。为此,我内心激动不已。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的作品被《语文主题学习》《教师报》《榆林教育》等期刊报纸发表,还拿到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这可都是拜“语文主题学习”所赐。

像这样的第一次还有很多很多……

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说过:“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我想说的是,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这条路上,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有过坚持,有过收获。不实践,你怎能收获一路鲜花?

我将一直走在这条最美的路上。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