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8年7-8期 > 正文
走向高效阅读的语文课堂—我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小记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席金花 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2018年09月17日 11:31

从师范毕业到现在,我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5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上下工夫,课堂上,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每个学期,围绕32篇课文翻来覆去地讲、背、练,教得很累很累;学生课内时间被挤满,课外被各科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读书,语文变得狭窄、枯燥。语文教学面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

迷茫之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引进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短短三年的实验,我校语文课变得可以简单进行,一节课上可以有那么多的容量。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语文主题学习”,实现了学生的海量阅读

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0本。中国儿童每年的阅读量更是不到美国儿童的1/6。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着实让人感到惊愕。想想我身边的小学生,他们读书仅仅限于几本作文和漫画书,个别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穷尽了我们语文老师所有的精力,却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

针对我校语文教学这种长期存在的积重难返的弊端,薛校长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课内大量阅读,课内学习”,彻底改变了费时费力的传统语文课堂,让语文回归母语。具体操作为:以教材编写的单元主题为凭据,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大量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近距离接触“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现场聆听了刘永梅、张彩妮、呼海燕等老师的观摩课,感觉这种课堂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单,阅读容量大。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一篇课文,而是读了课文,再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的文章,再读课外与之相关的文章,少则两三篇,多则五六篇;教师不再是把一篇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精雕细刻,不再把每一句话都掘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而只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水平上有所收获就行,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强化积累。这样的课堂书声琅琅,孩子们畅游在语文的海洋里。看到那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一个个竞相发言的场景,真正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游”。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经历了诸多情感的体验,他们对生活充满无限渴望。

二、“语文主题学习”,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

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求“新”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完成课堂教学,这是“语文主题学习”的特点。为此,我校实验活动的宗旨是:“立足于把这件事说的简单,做的也要简单。”这里的简单,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主要问题要一针见血,学生能读懂的内容,以汇报、质疑为主,主要精力直接切入重点段,穿针引线,巧妙点拨,抓住重点段的重点句子,重点句子的重点词语,来引领学生分析,以促进学生热烈讨论,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以便引导学生学习丛书中的文章。

孙世丽老师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她舍弃了繁杂的教学目标,舍弃了庞杂的教学内容,撇开众多非语文的东西,课堂目标集中,任务单一,直奔主题,引领学生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整节课,她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边读边想,勾画出几篇文章中玛丽·居里的‘美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组交流后展示。”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要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的信念》《时间是怎样赢来的》三篇文章。首先,孙老师给学生留足了独立读书的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浸泡在语言文字里,浸润到语言文字的芳香;接着小组讨论整合问题,在各小组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居里夫人的外在美、永恒的内在美清晰可见,人物形象更丰满了;孙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引导学生寻找、描述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永恒美丽,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整堂课,孙老师教得简简单单,干净利索,学生学得轻轻松松。

三、“语文主题学习”,实现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读的目的是为了锤炼语言,积累文本语言,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为写作服务。侯燕老师执教的《一路诗歌吟别离》,短短四十分钟,复习回顾了有关离别诗七首,还指导学生学习了三首古诗,内容都在离别上。她的教学“读”占鳌头,诵读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古诗,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后,找准读点、讲点、辩点、练点。其次引导学生读中悟情、悟理、悟法,不仅读出了送别诗的悲愤,也体悟出送别诗别样的感情:祝福、留恋、伤感……情到最浓时,侯老师现场安排了一次练笔:“同学们,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过去,离别之际,值得留恋的实在是太多了,敬爱的校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熟悉的教室,幽静的小路,参天的白杨……请把这些人、物、景变成美丽的文字,美丽的诗行,书写出自己的离别情谊!” 侯老师激情的引导,辅以音乐渲染,学生情感之弦渐渐被拨动,联想到自己六年校园生活中那些有趣的、感人的、难忘的点点滴滴,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写作思绪“喷薄而出”。其中一位同学的《握别》是这样写的:刚记得,你牵着我的手,我仰望着你,高大温柔;而如今,轻轻抽出我的手,思念从此生根。这样的现场作文是非“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班级的学生所达不到的。这是一节用三年时间完成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师生积淀三年的喷发,从这堂课我看到了师生的勤奋、努力。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侯老师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把读、写训练到实处。整堂课上,朗朗的诵读声让语言活起来,让感悟深起来;“写”让课堂静下来,让思维和想象飞起来。动静之间,彰显了她行云流水的教学设计。侯老师话语不多,却总是那么朝气蓬勃,有时还带有几分童真的稚气,她的教学语言和身势语言配合得协调而得体,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教学情感丰富而充沛。时常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也感受到了侯老师生活的广度,语言的力度,如此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绝非一日之功。

“语文主题学习”犹如春雨滋润了语文课堂,为我们学习语文找到了捷径,但教学是需要设计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节课内,怎样设计才能脉络清晰,简单明了,摈弃烦琐,实现目标,怎样设计才能实现教材和丛书的完美对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比他人更清新、理智的头脑,有临门一脚的教育智慧,更要有扎实的功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为此,我要沉下心来,孜孜不倦地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探究课改理念,广泛阅读,充实自己,磨练自己。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