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教学 > 2018年9期 > 正文
浅谈有效作文教学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王春艳 2018年10月16日 10:28

一、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写文章实际上是用我之“手”写我之“口”,试想一个说话不够流利、语无伦次的人一定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调动和保护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二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课堂上的“说”不能由教师全部包揽,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三要多开展“说话”比赛。比如一个词的意思,要让不同学生来说,看谁说得最简洁、最清楚、最流畅、最精彩,这样在说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字、词、句的教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一个不会写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学生绝对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把好字、词、句关。首先,丰富学生的词汇,小学生识字不多、词汇贫乏、组织语句能力差,教师必须通过一篇篇的课文教学,使学生不断认识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然后运用生字进行组词训练,达到“会用”的目的。这样日积月累就能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词汇,使学生作文能有“本”可谈。其次,加强“造句”训练。需要注意的是用词造句必须体现词语的意思,不能简单地把一个词套在一句话里就算造句。比如,用“伟大”一词造句,学生造句:“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伟大’造句。”这句话中虽然用了“伟大”一词,但这不是造句,在这句话中没有体现“伟大”一词的意义。只有写清楚、写通顺每一句话,才能筑起“文章”这个大厦。

三、提倡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有了写作欲望、写作兴趣,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关键看有无“东西”可写。这里“东西”指的就是写作素材。平时我们经常发现个别学生视写文章如“劫难”,苦思冥想挤不出“牙膏”来。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呢?清华大学某学生说过:“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经验,可归纳为四个字:看、抄、背、用。就是要看有关的书,抄录有关的段落文章等,背会一些精彩的词句和章节,运用到平日的习作中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的语文水平,尤其是写作水平会有明显的提高。如果我们把自己比作一条蚕的话,那么六年来,我摘录的近三十万字的笔记,就好像我吃了别人的不少桑叶,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够自己吐丝了。”

人脑并非机器,做到过目不忘的确很难,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先人久已深谙求知之道。怎样积累知识呢?一要学鲁迅从文献中吸收。为了研究中国的小说史,鲁迅从上千卷文献中寻找了所需的资料;二要学蒲松龄向群众索取。蒲松龄“喜人谈鬼”,闻则命笔,终于写成《聊斋志异》;三要学达尔文直接向自然索取。他玩游海外,研究生物遗骸,写成《物种起源》;四要学李贺随感随记。唐代诗人李贺,每日外出,纸笔不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记下来,归纳加工整理,即成佳句。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细想不无道理,任何人一笔写出来的文章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达到尽善尽美。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改的习惯。反复地读,反复地改。一读改错别字;二读改用词不当;三读改语句不通顺;四读改段落结构;五读改中心不突出;六读改立意不高远。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之间互改。

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身边和周围的人和事。观察人要看外表形象、言行举止;观察事物要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身边的人和事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作为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加强学生“读、说、写、改”的习惯培养和能力训练。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矿区第一小学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