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综合 > 2013年7-8期(合刊) > 正文
游学年代:梦想与现实中的非理性囧途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2013年08月27日 18:50

编者按:

游学 (Study Abroad),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两千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帮助众弟子增加学识、培养品格、开阔眼界,并将游学过程记载于书,成为后世子孙珍贵的文化遗产。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学生在国外游学期间(一般1~4周),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真正做到了学和游的结合。近十年来,游学本来是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良好渠道,在中国,却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游学”。旅游业界联手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到国外游学,已成潮流。名校参观交流只是“到此一游”。如此的“中国式游学”,表明了当前中国游学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以及家长对游学的盲目跟风。不过这种潮流,与普通的家庭联姻甚远,不菲的费用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承受得起,只能望洋兴叹,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2013年韩亚客机失事,终于将游学推到了风口浪尖。141名中国籍乘客中,包括70名师生,都是赴美的学生夏令营团成员。“梦”断旧金山的两名花季女孩是浙江江山中学的学生叶梦圆、王琳佳。人们在悲痛哀悼之余不禁要问:全国尚有多少这样的游学团队即将踏上游程或已人在囧途?师生的安全又应如何保障?学校组织的游学项目究竟该如何监管和规范?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有必要听听学生以及家长、组织者的心声,为 “游学热”注入一支清醒剂!当然,我们依然相信优秀的游学产品应当能够深入当地社区和普通居民的生活,和当地人同吃同住,真正生活在这个英语环境中而不是惊鸿一瞥。另外,除了必要的景点参观以外,展现西方的互动教学模式、体验当地传统的体育活动、参与所入住地区的社区公益活动等多样的游学安排需要有机的组合,只有参加这样的游学团,学生才可以了解语言外的东西,知道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等隐形文化,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真正达到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目的。

一、学生非理性游学收获的是娱乐不是知识

30年前,夏令营就是大家一起捉蛐蛐、看蚂蚁搬家;20年前,夏令营是好学生们的省内游;从10年前开始,夏令营成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出国游学。家长付出血本,孩子出国归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昂贵的出国夏令营到底给了孩子些什么?是从此改变人生,还是走马观花、精疲力尽;是长见识、提素质,还是攀比成风、过度消费,或许终归是美梦一场。

2006年,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张媛 (化名)有幸参加了当时还算罕见的出境夏令营。“去台湾,当时学校年级排名靠前的才有资格去。”张媛清楚地记得,和自己学习一样优秀的同学很少参与。“太贵了,要上万,一听价格大家都不去了。”学生们依次递补,一直递补到家里有钱但学习较差的一名男生。

那年,成绩优秀的张媛与成绩较差的“富二代”踏上了台湾夏令营的旅途。到达目的地后,张媛与台湾一所高中的学生成为一对一的学习搭档。于是,聊天升级成了“交流”,在校园溜达也变成了“参观”。两岸文化的差异让张媛确实开了眼界,但这些没能敌过精彩的联谊会。“亲眼看到了蔡依林,她来为台湾的校园联谊会助兴,是表演嘉宾。”直到现在,张媛说起第一次亲身远距离接触明星的场景依然很兴奋。回到太原后,同学们不断地向张媛打听夏令营的“好处”,但除了“文化氛围”、“学生素质”,话题统统落在了蔡依林身上。

高三了,张媛依旧刻苦学习,“富二代”还是在原地打转,台湾之行对二人似乎没有什么启发。直到高考结束,张媛都没有再和当年的台湾学习搭档联系。“就是玩了一圈,感受一番。”张媛坦言。

与张媛不同,沈婷的高中生涯与出国夏令营擦肩而过。虽然成绩好,但3万多元的旅行费还是让工薪阶层的沈婷妈妈望而却步。2008年,就读于太原师范学院附中高一的沈婷 (化名)以优异的成绩挤进了学校当年澳大利亚夏令营红线。飞机、出境、交流,这些闪光的字眼让年轻的心雀跃,但钱的问题还是让红线一再让路,澳大利亚夏令营变成了自愿报名的旅游活动。“教工子弟居多。”沈婷回忆,因为有学校的补贴,教工子弟出游的费用大大降低,“至于价格低到多少,无人知晓。”事实就是,那次旅行教工子弟特别多。

后来,从国外回来的非子弟学生告诉沈婷,夏令营就像旅游,逛逛景点。当然景点还包括学校,和想象中的夏令营不太一样,一对一的学习交流也没有延续性。“当时聊得很好,过后就完全局限在通信困难里。那时没手机,功课压力大,没时间写信,连现在的网友都不如。” 在沈婷三年的高中生涯里,几乎每年都有昂贵的出国夏令营,参加过的校友谈论最多的就是“空气好”、“气氛好”、“长见识”。然而,沈婷看不到周围因为游学而发生变化的人,“似乎就是一场旅游,昂贵的旅游。”沈婷总结说。

参加过名校游的大二学生薛剑告诉自己,高二时,他花了17天时间游历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7个国家,花了父母2万多元,除了参观学校就是坐车,根本无心欣赏沿途美景。至于交流,就是和外国人在一天之中聊天、唱歌、跳舞、吃饭,随后拜拜。回国后,疲惫得大睡几天,待到父母询问自己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就像是做了一场梦”。

曾在太原五中就读,目前在北京航天二院读研究生的靳嘉奉告诉记者,虽然在校期间有多次机会参加出国夏令营,但自己一直很排斥。“中学生出境实在没有必要,上了大学,有了生活经验出去会更好,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二、机构非理性的商业运作方式收获的是利益不是效益

一群报名参加美国游学夏令营的中学生,本以为行程早已安排妥当,到了机场却发现无法登上飞机。这一切就发生在2012年7月。这个由66名中学生和5名老师组成的游学团队,原计划于7月13日搭乘港龙航空公司的航班,由青岛飞往旧金山。到了机场,他们之中的58人却无法打印登机牌,导致71人全部滞留机场。像这样的混乱场面,与早已被媒体质疑的“游而不学”、“游学变购物”等游学市场的“乱象”,在2012年的暑期仍然层出不穷。即便如此,中国的游学市场仍然在高速增长,而操作不规范致“乱象”丛生。

游学团刚兴起时,大多数项目还能安排学习交流。如今,安排一半以上时间购物的团已经比比皆是。据新东方集团的统计,2012年游学有望达到20万人次,而近3年以来,这个市场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游学市场,缘何“乱象”丛生?在游学这条产业链上,获利者究竟是谁?

“乱象”背后显现的,是游学项目操作的不规范。与此同时,更多参加过游学的学生抱怨,游学团变成了购物团。游学团刚兴起时,大多数项目还能安排学习交流,如今,安排一半以上时间购物的团已经比比皆是。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游学业内人士王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有个学生告诉我,他1周时间参观了16所大学,剩下一周到处玩,购物。我问他都看了什么,他说都是房子。所谓的交流,就是找几个中国留学生谈谈当初怎么申请成功的。”

“机场滞留还不算严重,整个团被拒绝入境,也不是新鲜事。”澳际集团游学部负责人卢洁告诉记者,某些游学团,连学生的基本安全也无法保障,学生入住的欧美家庭,质量亦良莠不齐,冲突屡屡发生。

目前市场上销售游学产品的主要是两类机构,第一类是民办的教育集团和语言培训学校,比如新东方、澳际、启德等,他们的客户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分校,或者通过在各类媒体上投放广告获取;另一类是中小学,客户主要是在校学生。

“这个市场鱼龙混杂,参与其中的机构太多,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官方资质认定。”卢洁说:“游学,主体行为发生在海外,航班、用车、住宿等环节都需要安排。没有教育部认定的留学中介资质的机构以及语言学校,还有公立的中小学,根本没有能力承办海外游学。他们必须要通过一个或者几个中间环节来完成整个产品线。如今,游学整个产业链非常长,而中间环节越多,不可控的因素就越多。出了问题,每个机构都只能找到自己的‘下家’而找不到下家的下家,互相推卸责任就成了必然。”

“我们2012年的游学可以做到2万人。”北京游学假期旅行社刘经理告诉记者,北京游学假期旅行社是一家有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是游学产业链上的一环。他们的“上家”是各类留学机构和培训学校、公立中小学,负责将学生招揽过来,组成游学团,他们负责预订机票、签证,而至于海外的接待,他们会再外包给境外的游学旅行社。

“我并不认为游学产品贵。媒体总喜欢拿游学产品去和旅行社产品比较,实际上两者的商业模式根本不同。旅行社的商业模式,是靠旅行的额外消费赚钱。因为旅行社的旅游费用很低,先把客户招揽过来,再靠旅行的自费项目、购物提成来赚钱,所以某些机构打着游学旗号,去做旅游生意,利润绝对不菲。新东方的游学项目,绝对没有购物和额外消费。”

2012年,新东方游学客户预计达到1.3万人,其中70%来自暑期,全年销售额能达到4亿元,但是,“净利润在10%以下。游学时段是在旅游旺季,住宿、机票都很贵。毕竟,整个出境旅行的平均利润在3%,大旅行社的净利润更低。”刘婷说。

“澳际游学可以算是不盈利的。澳际有自己的旅行社,有出境游资质。所以澳际的所有游学团都不找任何外包,自己做,成本比外包出去要高得多,但是安全可靠。外包只是一锤子买卖。至于旅行社,我们是要一直养着的,无论淡季旺季。”据卢洁介绍,澳际在澳洲、英国、美国都有一定的上游院校资源,他们的游学团可以与院校进行接触。“我们希望,游学的学生,都向我们的留学业务部门转化,最终由我们把他们送到当初游学的名校,这是我们服务的定位。澳际是一个集团,不是游学公司。”据悉,2012年澳际游学客户在6000~7000人之间,而澳际留学客户可能达到两万人次。

谈及营销推广成本,各机构都讳莫如深。“教育行业的营销推广方式,主要是在各大门户的教育频道投放广告,在搜索引擎买关键词,这些年来,成本逐年上涨。”某教育集团市场部总监陈先生告诉记者,“为一个有效咨询花费数百元,是很正常的。”

2002年,王先生曾做过一个英国游学的团,每个客户报价2.8万元,3周时间,机票费用可以压低到每人次往返7000元。王先生联系的英国语言培训学校,收取每个学生1200英镑,合人民币1.5万元左右,吃住学全包。扣除零碎费用,每个客户的毛利可以达到5000元。如今,英国游学两周的团,报价都在3.5万元左右,虽然机票、英国学校费有上涨,而利润亦存在。

“针对外国游学生,欧美的语言培训学校,国际夏令营已经非常成熟了,产品都是设计好的套餐,我们想提出一些比较个性化的东西他们都不答应,因为会增加成本。这种定制式的留学项目,我只做了一个30人的团,都有这样的利润。如果一个机构送来十个团,成本更低。”王先生说。“相比留学案子,游学周期短,成功率高;留学至少要折腾一年,还有可能申请失败,要退费。”

据媒体报道,上文提到的滞留机场的游学团的机票,是2012年4月27日通过北京一家叫“华夏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代理公司订的。而港龙航空公司的解释是:“该夏令营团的订票是票务公司以非正当程序手段订票……华夏航空代理服务有限公司属于非法代理。通过一系列违反港龙航空与代理商之间规定的操作,包括违反程序擅自更改出发日期和目的地等,以非正当手段窃取暑期旺季的机位。”据了解,所谓“非正当手段窃取暑期旺季机位”,即该团找了华夏航空服务代理公司,为该团预订了6月出发的机票并出票,随后将出发日期更改为7月13日。而6月的往返美国机票,一个学生仅需1.1万元,旅游旺季的7月,费用需要1.5万元,其中的差价达4000元。

“很多游学归来的学生,都抱怨吃住不好。而大多数游学团都安排学生直接住进欧美人的家庭,还以此为卖点,游学团往往在这个环节省钱,他们选取的家庭大多数是工薪阶层,家庭条件不会太好。”王先生说。

但是,“中间环节越多,分到每个环节上的利润越少。如今的游学市场竞争激烈,也有价格战。因此,自2007年以来,游学团的报价没有太大幅度上涨。况且如今的游学市场,品牌效应不强,机构的报价太高,客户也会流失。”据北京游学假期旅行社刘经理介绍,在进行利润分成的时候,他们作为外包方,最多拿到20%,而80%归属于招揽客户的销售方。目前仍然可以明显看出销售主导的痕迹。

三、学校非理性招揽生源彰显的是灰色不是阳光

为保障学生安全、害怕承担责任,很多学校连春游、运动会都会取消,为何对风险更大的出境游学如此热衷?

一位资深旅游中介人士表示,国外游学这些年越来越火,背后诱惑在于丰厚的利润。“游学项目通常会安排很多点,给人内容丰富的感觉,但是实际上成本很低。”据他所言,“游学”的特色在于参观很多国外高等学府和著名人文景观,但在国外这些地方几乎都没有门票,如果不雇用当地导游,在这方面成本几乎为零。“很多游学机构跟国外的大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就是把孩子们带到那里晃一圈,随便讲讲人尽皆知的一些大学历史。”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由学校来组织游学,远比“单打独斗”的散客团更有号召力。“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寒暑假游学业务做得比较成熟的、规模较大的机构在成都起码有五六十家,如果能和生源家庭条件普遍优越的中小学合作,无疑能极大增强竞争力。”成都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透露,他所在的旅行社从前年开始同时和3所学校合作,每一年的寒暑假游学项目都能顺利招满学生。而上海某旅行社负责人更坦言,由于利润空间巨大,一些旅行社或教育机构为求合作,或给老师免费出国的指标,或给学校领导“返利”,或与学校分成利润。

而家长的盲目追捧,也对“海外游学热”推波助澜。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部部长王立新说,如今不少家长越发看重“教育投资”,大多抱着长见识和见世面的心态,游学市场也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且消费能力普遍增强。“学校组织带队往往会给家长以‘安全’的印象,很多家长是出于面子或跟风,学校自然乐得组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任苇说。不过,家长们所期待的“安全、正规”,在现实中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据了解,一些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只是将“生源”直接转包给旅行社。而一些带队老师本身都是第一次出国,难以起到“边游边教”的作用。福田福景外国语中学工作人员介绍,学校每年暑假都会安排游学团,并与加拿大的高中保持合作,最近刚刚有一个初一团出发,马上还有一个团要走,不过,费用十分高昂。

近几年,游学市场十分火爆,游学学生人数每年增长20%左右。除了语言学校、留学机构之外,不少学校也开始“带队”游学。小郭同学刚上小学五年级,他说,学校的“游学”团为期17天,定价三万四。虽然费用昂贵,但丝毫不影响学生和家长报名的热情。有老师向记者透露,学校通过招标,与旅行社、留学机构合作,基本都以自愿为原则,但途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全权交由合作单位负责,与校方无关。

四、家长的热衷反应是急功近利不是培养人才

“我们安排的这次行程,包括走进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参观,身临其境感受当地的教育方式、文化背景,而且还能更直接地了解到招生信息、校园生活等,如果孩子打算将来留学,这是个很好的体验机会……”通过一家专门开展“游学”业务的单位,市民江岳娟被业务人员的介绍深深吸引,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已经16岁了,很快就要面临高中毕业,家庭成员都有意让他去国外留学。

“以前听朋友们介绍过‘游学’这种形式,但周围的人都还没有体验过,不知道效果究竟会是怎样的。”江岳娟说,能让孩子提前实地感受留学的氛围,对他衡量自己能否适应留学生活很有帮助,这或许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是否决定让他出国留学。

近年来咨询相关业务的人数,以每年35%左右的幅度递增。根据其中一家单位提供的统计表格,和江岳娟类似,人们选择“游学”产品最多的目的是为留学进行铺垫,其次是获得海外“游学”证书,最后才是走出国门开阔视野。为了吸引顾客,一些“游学”组织单位甚至抛出了“获知国外高校招生秘籍”等诱人话语,以满足家长急于圆孩子“留学梦”的心理。据一家从事“游学”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谢祥(音)介绍,所谓“游学”证书,其类型并不统一,颁发机构也不尽相同。“比如,你去参观一家知名机构,或参加其开展的活动,他们可能会颁发给你一张证书;参与一些学校的课程,也有机会得到相应的凭证……”他说,部分通过认证的“游学”证书,在申请留学时可能会为申请人“增分”,这也是家长对“游学”证书较为看重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位曾参与过“游学”活动的市民颜婷(化名)告诉记者,所谓的“游学”证书,不少都是由组织“游学”活动的单位自己颁发的,虽然制作精美,但没有什么实际效力,对此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性期望,“就当是给旅程留个纪念吧”。

参与“游学”活动,对家庭经济条件要求并不低。以一家国内知名“游学”单位提供的报价为例,为期近半个月的一次“美国名校游”,每人的费用约为4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参与这次“游学”,在此期间,平均每天的费用在2800元人民币左右。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高报价带给参与者的是高期望,家长、孩子都希望这次旅行能够“物有所值”。然而,在一些已经参与过“游学”活动的人们看来,不少高报价的“游学”产品很难承载人们对其寄予的高期望。“规模较大、管理正规的单位,他们做得还能好些,少数规模较小、管理散乱的单位,安排的‘游学’活动和普通的旅游几乎没啥差别,但价格却高出了不少……”前述曾参与过“游学”活动的颜婷说,组织“游学”活动的单位带领成员参观知名景点,大都在城市之中,即使走进高校也为期不长,更谈不上“见名人”“与名校教授深入交流”了,通常情况下都是校方派出代表向成员介绍学校情况,简单回答问题,可以说就是走马观花,所谓的“体验”也多为蜻蜓点水,毕竟时间有限,使得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游学”活动大都流于形式,参与者收获甚微,“圆梦之旅”变成了“镜花水月”。

“这么多的花费,换来的‘游学’却和普通旅行没有太大差别,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不仅‘游’重‘学’轻,而且‘学’的内容也寡淡乏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表示,在听完孩子讲述类似的“游学”经历后,他认为,相关组织单位并未完整地履行承诺。

“重玩轻学”的情况引起了参与者及其家人的不满。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与目前开展“游学”业务的单位较为混杂不无关系——不仅有语言学校、留学中介,还有职业培训机构、旅游公司等都加入其中,有的直接组织“游学”,有的联手合作,都在相关市场领域开拓着自己的阵地。由于这些单位规模、实力、管理差异较大,“游学”产品的质量和内容难免存在差异。

国内一家专门开展“游学”业务的单位,负责人说,实力较强的大型“游学”单位,通常会对报名者进行评估,看其是否适合“游学”,继而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产品。在他看来,当下的“游学”市场中并不乏优秀产品,有的甚至堪称精品。关键在于,家长面对各种诱人的宣传名头时,需要保持理性,客观评估孩子的个性、爱好、能力,以及相关运营团队及其师资实力,用冷静的思维和深入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游学”产品。

“不可否认,一些家长让孩子参与‘游学’活动,存在着攀比或跟风的心理。实际上,是否‘游学’首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其次,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上述负责人表示,“游学”人群的低龄化趋势需要引起注意。“有的孩子只有八九岁,自身对家长的依赖性还比较强,这么小的年龄参加‘游学’活动,不仅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限,就连独立生活都存在问题,所以效果不一定理想。”

受访的“游学”领域从业者普遍表示,13岁至18岁的人群比较适合报名参加,在这个年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体验真实的外语环境有助于外语水平的提升。对于18岁以上的人群,建议直接选择国外的语言学校,或者参加半自助类型的“游学”活动。“通过对年龄、爱好等的客观评估,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游学’作出理性规划。”上述受访者中有人表示,家长只有注重孩子的个体特质,才可能避免做出的选择进入误区。

“‘游学’活动既不是完全的培训,也不是完全的游览,是将二者合理地融为一体。在我看来,要想区别于普通的旅游,‘游学’就应当偏重于‘学’……”在我市一所中学担任初中班主任的张希(化名)告诉记者,他个人对孩子们参加“游学”活动持赞成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一次为期并不长的异国之旅,应该在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等方面有所收获。“面对那么多的新鲜事物,不能只顾玩,而忽视了学。”

张希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游学”产品的质量,相关从业单位必须平衡好游览、学习、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比例恰当、略重于学、寓教于乐……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产品口碑。

“要想让‘游学’活动显出应有的效果,除了从业单位需要改进之外,参与者也要付出努力,譬如在‘游学’之前做足功课……”一位从事少儿教育、研究近30年的工作者说,对于目的地的了解必不可少,包括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而且国际“游学”涉及护照办理、申请签证等重要环节,所以需要提前好几个月咨询、办理。

“据我所知,有的‘游学’组织单位提供的报价,护照费、个人行李托运超重费等并不包含在其中,这些都需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踏上行程后引起麻烦或产生矛盾纠纷。”

这位工作者表示,“游学”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可能对其今后的人生理想、职业选择等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家长,要审慎面对‘游学’产品的选择,客观、全面地衡量孩子特性、‘游学’目的、家庭收入等因素之后再做决定。”

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说,是否让孩子游学,主要看经济承受能力。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游学是需要很慎重考虑的一件事。如果一两万元,而孩子又非常想去,可以承受得起。但年年都去,就吃不消了。另一位家长说,孩子今年正好小学毕业。孩子在少年宫上课时,就有广告宣传游学。“孩子太小,会把游学更多当成旅游。作用不大。我还担心现在的游学项目,更多是商业性。”

还有一家长说,游学费用比较高,学校里孩子们也会相互攀比,如果一个班有很多学生都去游学,自己孩子没去,感觉对不起他,让他在同学中没有话语权,到底让不让孩子去,很纠结。(本刊综合编辑)

游学小贴士

1.学生应该对游学的国家、地方有所了解,知道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礼仪礼节。同时,学生还应对所去地方的人文、历史有所理解,不然到时只能走马观花、拍照留影了。

2.让学生抓紧练习口语也很重要,游学过程中,安排了原汁原味的课程、游览当地风景名胜,无论是上课老师,还是导游都是运用当地母语进行。此外,如果是寄宿在当地的家庭,孩子还需要与房东进行沟通。

3.学生还应该备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感冒药、雨具等。

4.最主要的是文明礼仪的教育,如不在酒店大声喧哗,不在饭店大声说话,进出公共场所注意替别人把好门,而不是只顾自己离开,任门搭过去撞上别人;懂得尊重他人,如导游在讲解时注意倾听。

5.父母给的零用钱不要太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

6.行李不必太多,尽量少托运。有些国家托运费很贵,办理速度很慢,尽量带登机箱,可以直接将行李带上飞机。

7.紧跟团队,避免迷路。

8.收好护照,以免遗失;记住带队老师、导游的电话;发放的信息卡随身带,一旦走丢了方便警察帮助你。

9.在外国参加培训注意配合,这是一种礼貌。

10.注意尽量少说中文,尽量把自己融入到国外的语言环境中去。

11.少与父母联系,一是电话费高,二是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三是少让自己回到中文的语言环境。

12.多参与入住家庭的活动,多帮忙,少添乱。

13.带一个小点的背包,放日常用的东西,带一个水杯,随时接水喝,国外矿泉水很贵。

14.不要随时随地玩手机,毫不关注周围的景观和老师的告诫,这样很不礼貌。

相关链接

理性选择合适的游学项目

1.游学不是出国旅游

“如果只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去旅游,还不如让孩子报旅行团纯旅游靠谱。”重庆新东方学校刘哲瀚说,参加游学夏令营是一项教育投资,不是简单的旅游消费。游学顾名思义,就包括“游”和“学”两方面,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游”是在固定时间内,感受一个国家最具有代表的自然和人文景色等;“学”就比较宽泛了,不同的游学团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比如学语言、学风俗、增进与异国的文化交流等。

游学最直接的效果是,扩大孩子的视野。“游”和“学”到底应该占多大的比例?有多年该行业从业经验的重庆贝育教育集团教学中心总监周昊天认为,家长不应过于追求学习的比例。他说,游学不等同于培训,而更重视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国际视野的开阔。所以其中的“学”应是个广义的概念,不能狭义理解为课程,游学过程应该更注重野孩子团队意识、独立精神、与人打交道等方面的培养。

2.选机构:看信誉和口碑

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游学组织机构推出的各国游学线路众多,普通的游学项目动辄上万元,高者达到数万元。该如何选择游学夏令营?周昊天认为,首先应该选准游学夏令营组织机构。

“选择机构,应该关注三个方面:一看是活动否安全,二是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开心,三是活动能否让孩子成长。”周昊天说,一般家长和孩子在选择海外游学项目前,首先要打听该机构口碑与信誉。其次,看合同内容,合同契约内容应订明地点、天数、有无保险、费用涵盖范围和行程内容。除此之后,家长还应了解出国之后课程活动的内容、教学质量、师生比例、安全问题及其他配套措施等。最后,要仔细查看收费明细,正规的游学项目收费应该包括来往的项目费、邮寄费、报名费、签证费、国际往返机票、国际交通费、接机费、食宿费、学费、景点门票、活动费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看内涵和课程

“很多项目只从行程上看差别不大,但是内涵和课程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好的游学项目通过细节给学生的体验肯定是不同的。”刘哲瀚说。

目前,市场上,根据不同学生需求,游学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孩子出国留学打基础的,这类孩子可以选择择英、美的留学体验系列,名校交流系列,全真体验系列。例如,今年暑假,重庆新东方学校推出的英国、 美国留学体验系列,在该行程中安排了牛津、哈佛等名校游,听当地老师教学的课程,并安排与在校学生、招生官员的直接交流,以此让学生获取关于大学申请和学校生活最生动的第一手信息。

第二类:有意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的,这类孩子可以选择美国户外主题拓展系列。例如,今年,重庆欧文英语推出的澳洲环保大使考察团,活动中安排学生,前往当地农场,与当地牧民一起劳动,赶羊群入圈、剪羊毛、摘水果。

第三类:体验当地文化、扩大学生视野的,这类孩子可以选择欧洲文化探索系列。例如,今年,重庆欧憬推出的法兰西之约——2012法国ESBC浪漫夏令营游学之旅,学生去往法国意大利感受欧洲文艺复兴之旅、法兰西风情之旅等。

第四类:家长愿和孩子一同去,可选择亲子互动系列。

4.根据年龄段特点 选择出国游学团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国游学的目的和兴趣点不太相同:8至13岁低龄学生游学时,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和语言能力有限,他们需要领队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安全性最为关键,因此游学机构的经验与声誉都非常关键。澳大利亚天气宜人,自然风光非常好,寄宿家庭也非常友善,动物种类很丰富,非常适合低龄学生。

14至18岁中学生游学,应当更多利用在国外的语言和文化的环境,充分和当地人交流,而不仅仅是四处走马观花。游学课程安排上应当满足学生深入提高英语的需求,英国、美国都是合适的游学地点。

18岁以上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外的语言学校参加半自助游学,不必与中学生一起参加游学团。英国、美国的很多高校非常适合大学生参访并直接与当地学生交流。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