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综合 > 2013年7-8期(合刊) > 正文
“最牛”是教育失衡长出的奇花异果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2013年08月27日 18:44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的公布,高考状元、最牛高考班再现媒体。长春最牛高考班,全班57名考生最高692分,最低616分,全班平均成绩652分,而吉林理科一本线仅为563分,这意味着全班同学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可以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同样,云南曲靖一中也出现最牛高考班,理科一班54人全部上600分,是第二次创最牛高考班。最牛高考班,不但让学校班级兴奋,也让媒体兴奋并大肆报道,而它也切切实实地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最牛高考班” 该不该过分提倡

其实,对“最牛高考班”的宣传和高考状元的宣传是差不多的。虽然,这些孩子很努力,成绩很好。但是这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卷面分数”而已,并不能说明很多问题。社会舆论和媒体给予“考试分数”的片面聚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真正的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般来说,凡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重在培养下一代拥有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重在继承发扬人类社会生产经验。所以,分数的高低,并不代表什么,重要是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个人的能力。更何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感受,我们在小学、初中或者是大学学到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往往是一二十年后,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慢慢有所体会,慢慢受益。而舆论和媒体一再地传播“最牛高考班”、“某某状元”等信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对教育的真正理念的歪曲。

《孟子·尽心上》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的理念,是传承历史文化,是教人感受和认知我们所生存的自然与社会,也是教人学会更好地体验生命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多少分的考试成绩。

笔者认为,这种错误的宣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许多初、高中学生导致对教育理念的曲解。这种“最牛高考班”的宣传,实在是不应该过分提倡。

“最牛高考班”,光环下的教育异化

对于这些班级而言,囊括全省高考排名前多少位根本不成问题,其成功原因也显而易见:学生都是通过层层掐尖选上来的,一批批小学、初中时分散于各校的优质生源,通过一轮轮的摸底考试,一次次选拔淘汰,最终优中选优,进入同个班级学习,再配上最优秀的教师资源,强强结合自然诞生出“最牛高考班”。

如果说分班是为了应对考试所采取的“因材施教”,那么走到极端的高中教育,就是将教育的目的彻底异化为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此前媒体报道的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就被称为大别山坳里的“高考工厂”,以至于毛坦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均出自于学校。“在那里每次考试都会排名,班级排,学校排。甚至你考试退步了多少名都要张榜公布,每次模拟发榜,一本二本三本,都将你归在对应的榜单下。”

“最牛高考班”究竟是不是教育的牛皮癣?当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单一标准,用排名、考分来将考生分为三六九等,这就像是给人打上一个个有形的标签,再按照你的考试价值分到不同的货架上。话虽如此,实际上孩子凭借自身的努力,取得进入优秀班级的机会,获得最优秀的教师的教导,这本身可以算是一种公平的体现。只不过,这种“公平”本身是变了质的教育不均衡。唯升学率至上的考评体系,无益于真正的教育平等的实现。

虽然现在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在高精尖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却都有所欠缺,我们的论文发表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有思想、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则少之又少。这样的后继乏力和初高中阶段唯高考至上,唯成绩至上不无关系。孩子们将最美好的时光,全部花在题海之中了。

真正有意义的尖子班,不该只顾着提前教各种知识,而应当着重教会孩子不同的思考方法,解决难题的能力,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宽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让这些不成纸上谈兵的前提必须是改革现有高中教育的评价机制。(刘晶瑶)

“最牛高考班”价值几何

近年来,每每高考过后总会出现最牛班级、最牛学校等这样的噱头,也就促使一些学校以此为教学目标,打造出“最牛XXX”为荣,使教学偏离了初衷。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看,与精英教育无异,只是通过分层变相地将优等生纳入一个或者几个班级吃小灶,而学困生却只能在低层徘徊。这样一来,只会让尖子生受益,让学困生损益。因为学校的优质资源全部都集中在了高层,对于那些在低层的学生是不公平的,花了同样的钱,却享受不到同等的教学资源。这与学校之间互相挖墙脚,抢优质教学资源没有什么区别,最终造成了学生将好学校校门挤爆,没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鲜有人问津,也正是今天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写照。

虽然高中并非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但如此教学方式显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是不值得提倡的。希望学校不要被最牛班级、最牛学校等噱头误导,这样的最牛,其价值着实值得商榷。(舟连山)

最牛高考班折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媒体对“高考最牛班”的炒作基本上是每年的例行动作,今年也不例外。但是,“最牛高考班”的出现真的值得我们欢呼雀跃吗?

我们都知道,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所所谓的名校,它们靠垄断当地乃至全省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以长沙为例,老牌的四所名校: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以及新闻中提到的湖南师大附中,它们有最优秀的生源——每年都会将各中学名列前茅的学生收入门下,它们有最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师大附中为例,先后有34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每年均有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在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这对一般学校来说,简直不敢想象。

尤其是,自中考招生政策发生改变,部分重点高中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后,更是将这种垄断推向了新的高度。县级优秀学生往市里面集聚,市级优秀学生则涌向省会,甚至省会名校可以直接将“掐尖”的手伸向其他城市县乡一级。可以这么说,几所名校完全有能力垄断一省最优质的生源。

雄厚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生源保证,再加上政策的重点关照,“最牛高考班”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既如此,又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当然,这个“最牛高考班”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还很严重。

菲尔杰克逊曾带队获得11枚NBA总冠军,从成绩来看,可谓史上最牛教练,但他所带夺冠队员全是乔丹、科比和奥尼尔等天皇巨星,不像马刺队主教练波波维奇,他手下只有邓肯一员大将,但他是通过调教非超级巨星,并根据个人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团队能力,因而夺取了4个冠军,这种冠军的含金量更高,更堪当“最牛教练”称号。

于此而言,这个“最牛高考班”不足为法。就在这则报道下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另外一则相关新闻让我眼前一亮:一所民办学校——耒阳正源学校——此次高考共657人参考,却有169人一本上线, 460人二本上线。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认为,它作为一所农村民办学校,办学仅八年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实为“奇迹”。虽然与师大附中的“最牛班”无法相比,甚至有些惨不忍睹,但笔者认为,这个特殊的“大班级”才是真正的“最牛”,因为它的“分层教学”让每个不那么突出的贫困地区的学子看到了读大学的希望。(李成辉)

炒作“高考班”是炒作“状元”的翻版

炒完状元,又炒学霸。这其实都是高考焦虑的折射。由于高考牵动着千万个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的神经,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必然性被张扬,而偶然性以及变数被遮蔽。

炒作“高考班级”、“学霸宿舍”,依然表明社会没有走出功利的泥沼。统计显示,获诺贝尔奖的人在校时没有一个是第一名,倒数第一的倒是有几个。哈佛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之一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这些事实表明高考分数不是唯一的“量才尺”,分数不是人才的唯一决定因素,更意味着社会和公众越来越看到高考的弊病。

在国外,很少有如此强烈的状元情结与学霸情绪,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分数不是衡量个体的唯一标准,还要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公益情怀、创造能力、 领导能力等。高考成绩好仅仅是一时的。正因为如此,“高考班级”有着太多的人为和偶然因素,不值得大张旗鼓地渲染。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做法:只看到分数而看不到个体精神成长,有何意义呢?(舒锋)

少些“超级中学” 多些教育公平

“高考成绩十分优秀”、“高分学生集中”、“考入名校人数较多”的学校往往被称为“超级中学”。这些中学是教育界里的“高富帅”,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但也屡屡遭到诟病。因为这些“超级中学”集聚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破坏了教育生态的平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最该注重公平的地方。而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两三所“超级中学”就把一个地区考入名校的学生数量,或保送名校的名额占去了很大比重,甚至有些中学年年包揽该地的高考状元,成为某些地方的一张“金字招牌”。

为了打造这块“金字招牌”,就集中优势资源,在全省、全市范围内“掐尖”,将尖子生放到名校,甚至一两个班里组成“高分集中营”,称之为“实验班”、“快班”,并配之以最优秀的老师、最好的学习条件。

在此情形下,这些学校年年出状元、全班上重点线乃至大部分被保送名校,丝毫不令人奇怪。表面看,“超级中学”里的学生考名校,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可是,这一现象让我们感到隐忧。

“超级中学”处于资源配置的金字塔尖上,其响当当的招牌“吸附效应”极强,几乎是一个地方教育的“超级航母”,凭借雄厚的资源,依靠名校效应,大规模地建分校、扩招,收取高额择校费,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优势教育资源垄断。

此种赢者通吃的现象,对教育公平的戕害是显而易见的。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将一个地区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几所学校,甚至只是几所学校里面的几个班,对于其它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有个现象必须引起关注,这几年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农村学生不断减少,“超级中学”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超级中学”垄断了一流大学的生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窄了家庭贫困学生、农村孩子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优质资源向“超级中学”聚集,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这让很多农村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减少。

“超级中学”的不断出现,已经影响到社会公平。所以,对“超级中学”现象,必须给予足够的反思和警醒。政府不仅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还要特别注重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性。在此意义上讲,要缩减教育资源分配的“贫富差距”,给“超级中学”瘦瘦身、减减膘、去去虚火是很有必要的。

链 接:

最牛高考班盘点:

青岛“最牛高考班”

43名考生全部达一本线

青岛即墨实验高中高三(11)班43名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全部达一本线,最低分高出一本线21分,其中有17名学生的分数已经超出了南开、复旦和同济等国内名校的录取线。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班是8年前由即墨一企业老总创立的“卓锋班”,凡是进入这个班的考生,免收学杂费,考入名校还将获重奖。

云南再现“最牛高考班”

全班54人全部上600分

云南省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成绩揭晓,曲靖一中高考再创佳绩。2013年高考文理科600分共计301人,占全省600分总数的9.3%。其中:文科65人,占全省文科600分人数的12.9%;理科236人,占全省理科600分总人数的8.6%。文理科进入全省前50名人数15人,姚禹志、彭靖以686分和731分分别夺得全省文、理科第二名以及曲靖市文、理科状元。

武汉频现“最牛高考班” 全班46人成绩全过600分

武汉外校高三(1)班50人参加高考,成绩几乎全过600分,有4名学生位列武汉市理科前十名,其中一人是市理科状元。武汉十一中高三(16)班46人高考全过600分,平均分641分。华师一附中两个理科实验班共67人高考,均过了600分,最高一个班人均656.26分。

钢城四中今年有10名学生考分超过600分,其中高三(10)班有6人过600分,这个成绩在武汉市级示范高中里名列前茅。

东北最牛高考班平均分652.6分 人人都是班干

最高分694分,最低分600分!在2013年高考中,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8班49名同学取得了平均分652.6分的好成绩,比黑龙江省一表录取控制分数线高出125.6分,在全省以班级为单位的排名中,平均分位列第一。全班690分以上学生3人,9名学生进入哈市理科前30名,6人获得清华、北大加分,2人竞赛成绩突出被保送北大、清华,共有21人获得了高校自主招生加分资格。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