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综合 > 2014年6期 > 正文
仰高 弥远 钻坚——陕西省三原县学前教育发展侧记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本刊记者 范希望 2014年07月31日 15:54

三原,关中腹地一个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1个镇、208个行政村、人口42万的农业县,现有各类幼儿园108所,在园幼儿13476名。因2012年承办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并于期间展示出的发展决心、行动和成果而再次声名鹊起。该县不但为全省打造出了穷县也能办出好教育的三原样板,而且也为我们锻造出了一种仰高、弥远和钻坚的学前教育精进品质。

一、“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公、民办布局,提高学前教育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2010年底,三原县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以“建设公办、优化民办,公办、民办并举,加快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布局”为指导,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出台了《三原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一镇一中心园”和“15所公办村级园”的建设,同时保留25所民办幼儿园。2012年又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建设目标,加快公办园布局和民办园优化步伐。

三原县是一个教育大县,拥有丰厚的教育底蕴,但三原县更是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足5亿且支出庞大的农业穷县,对于落实这样的《计划》无异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面对如此境况,县委县政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迎难而上,提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响亮口号,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理念加以实施。2011年起,他们坚持财政主体投入、充分利用闲置校产、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多元化突破公办园建设资金、土地、校舍瓶颈,并依据省颁标准,对公办幼儿园进行内部设施高规格、高标准配套,不但给每所中心园铺设了高标准的地暖、草坪,还高规格配足配齐了电教器材、大中小型玩具、安全设施等,真正达到了“最美建筑在幼儿园、最好设施在幼儿园”的总体要求,于“山重水复”中独辟蹊径,开创了穷县办教育的另一番天地。2012年10月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在三原成功举办,省市对三原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心、行动、思路和经验给予高度肯定,并在全省广泛推广。

目前,所有公办园项目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公办优质资源、在园幼儿数在全县学前教育中的覆盖率和占有率均占到60%以上;民办园由过去的70余所变为了现在的52所,一些条件差、管理落后的家庭式民办园被取缔,65%以上的民办园改善了办园条件和管理并购置了标准校车。“一手抓公办建设、一手抓民办优化”的建设思路使三原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完成了学前优质资源的扩充和布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扩总量、广覆盖”的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也随之提高,达到96%以上。

二、“规范管理的前提是有‘规’,关键是就‘范’,有了可依据的‘规’并能严格遵循就是规范管理。”

与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同步实施的是学前规范管理。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建设与管理同步”的发展思路,从2011年起,三原县着手编制出台了《三原县学前教育管理手册》,并依据《手册》对各类幼儿园加以规范。该手册涵盖法规政策、重要文件、办园标准、管理文件等诸多内容,实现了“覆盖全面、条目清晰、要求具体”的初衷和“一册在手明明白白”的目的,为学前教育管理提供了规范依据。

在《手册》指导下,三原县采取群众参与下的监督与治理为规范形式之一,由政府牵头明确权责,协调各部门职能,发动群众参与幼儿园规范管理。一是在校车管理、卫生防疫、安全教育等方面设立群众监督员,实时反映情况,各部门依据具体权责从技术层面指导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操作的规范性和程序的完整性方面加大整治力度。二是综合治理,多层次多角度堵住管理漏洞,充分利用政策要求,以“治”促“管”。如在幼儿退学不退费、校车超员超速、隐瞒安全隐患、违规收费和宣传、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上加大惩戒速度和力度,始终贯彻“打击一批、处理一批、教育一批”管理总要求,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秩序。

另一种规范形式则是按照“县局颁发标准,各园对照申请,专家评估定类”的等级管理思路,从2011年起对全县幼儿园根据条件和管理状况,按照15%、35%、45%和5%的比例分为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和未入类园,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实行梯度式倾斜,渐次取缔未入类园,逐步压缩家庭式办园空间。配套建立“优者进、劣者退”的升降等机制,即每两年重新评估一次,条件改善明显、管理档次提升的可进入高一等次,反之则降,以此增强各园危机感,鼓励良性竞争。

同时,还把科学保教作为规范的灵魂,其核心是一日常规的制定与落实,关键是幼小衔接。在一日常规的制定与落实方面,该县根据地域和各园具体条件,结合幼儿特点制定符合各园的一日常规。其中共性部分为县局规定,个性部分为各园按需制定,涵盖所有在职人员、所有时段,经审核合格备案后实施,给予幼儿园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个性发展。并通过县局“一日常规检查”和园内“一日三巡”及考核活动促进落实。在幼小衔接方面,一是调整一日活动作息制度、改变活动室环境布置,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二是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开展培养儿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三是举行毕业典礼。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好化解了幼小断层现象,遏制了“小学化”倾向蔓延,获得了家长对实施《纲要》《指南》的支持。

三、“内涵提升的关键之关键在于教师,重中之重在于特色发展。”

有一支什么样的幼教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质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三原县一直坚持把人员素质提高作为发展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领着往前走”,通过专家引领、面对面指导的基本方式,有针对性地促进专业成长。同时又通过送教入园、观摩、技能大赛、岗位比武、理论测试等活动促业务水平提高,深层次打造专业化幼教队伍;二是“牵着往前走”,以《纲要》、《指南》为基本依据,对教师行为进行“修剪”,努力剔除其不科学、不规范的施教行为。现在,无论是招录、转岗还是临聘人员,其理念水平、管理水平和保教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成为了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尖的高素质队伍。

同时,坚持特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基。把“一日生活即课堂”、“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的理念、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保教活动之中,尊重、利用和挖掘幼儿发展规律,突出生活与保教、地域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充分彰显发展特色。如马额中心园的洪拳、安乐中心园的剪纸、明珠蓝天幼儿园的种养植……特色明显,逐渐形成了“各有各特点、各有各优势”的发展局面。

与特色发展相配套的是游戏开发。三原县要求各园立足镇域深厚民俗文化底蕴,按照学前不同领域充分挖掘农村传统游戏,如夹沙包、跳格子、螃蟹行、打弹球、顺口溜……促进本土教材开发,坚持勤俭办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城关镇幼儿园的园本教材已经成并得到验证,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马额、安乐、高渠等中心园的园本游戏教材也即将投入使用。

四、“总的来讲,学前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高度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因为还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学前教师管理办法,频繁无序流动成了困扰学前教育深层次发展不可忽视的障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原县计划通过职级和流动资质管理鼓励学前教师学习拔高,控制学前教师在高层次阶段进行合理流动。具体做法是:将全县所有在园从事幼教活动的人员登记造册、划类定级,按类按级定待遇,然后根据达到的级别和考核情况取得流动资质。对于在此过程中违规操作的幼儿园,将以降等作为惩处办法给予必要约束,违规流动人员则列入黑名单,其他园不得聘用。同时,为学前教师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评优树先等方面搭建平台、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希望。

当前,三原县学前教育发展还面临一个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建立质量评估体系,解决保教质量监测无标准问题。该体系既要符合幼儿发展规律,也要区别于大城市质量评估标准,更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引领,难度之大、要求之高不亚于一项浩大的工程。但必须迎难而上,通过“分领域设试验田”的办法,结合园本研修在部分园先行先试,以《纲要》、《指南》要求为基本依据建立相关课题,分幼儿年龄段和时段开展研究、积累成果。同时,成立以专家为顾问、教研员为协调的研究管理小组作为技术保障,设立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专项资金给予经费支持,并在相关领域给予政策方便和倾斜。总之,要按照“一年见效、两年成型、三年完善”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原县秉承优良传统攻坚克难,开创了学前教育的新天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们来不及稍作停顿,又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前教育发展难题的排解当中。我们有理由坚信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