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综合 > 2014年6期 > 正文
建立新型“应用技术大学”高校评价体系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西安欧亚学院院长 胡建波 2014年07月29日 10:38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分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重要突破口,是我省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实现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我省是高等教育大省,高等院校数量及学生规模一直稳居全国前列,但在就业方面,据麦可思数据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及就业质量,相比“985、211”院校、高职院校,是三类高校中最低的,特别是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多,规模大,是我省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但该类型高校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政策导向,使得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较大差距,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统一的本科院校评估体系下,评估主体为大学管理者或者教授,缺乏行业专家的参与;指标制定、评估专家选派、评估过程执行均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管、办、评无法分离。评估指标要求面面俱到,削弱了学校的专业特色,使地方本科院校定位趋同,即定位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其中特别提到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上举措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将由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转移,这将深刻改变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格局。

我省高等教育应立足实际,积极借鉴国外及其他省市发展经验,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必要调整。地方性本科高校应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是现实要求也是理性抉择。

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匹配的新型高校评价体系。德国与台湾地区的高校评价体系,对我省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匹配的新型高校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借鉴。我们对陕西省“应用技术大学”评价体系的建议如下:

1.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为非营利性社会机构,由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资质认定,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制定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评价体系框架,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与被评估的高校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观测点和具体内涵,并具体实施评估。

为了鼓励高校特色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可以与相关的教育学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增加第三方评估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2.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包括高校管理者、教授、学科领域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同类院校代表等,多元化的主体可以避免同质化的意见导向,也使得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高等教育当中来,使高等教育更好的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

3.制定鼓励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支撑高校的定位与发展,凸显办学特色。从战略规划、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学生辅导、资源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围绕高校定位,由下至上全面支撑高校特色发展。对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单独的评价指标体系,鼓励特色发展,同时兼顾办学必要条件的均衡建设。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