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陕西教育综合 > 2014年6期 > 正文
高考, 仅是一次人生选择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作者:张松超 2014年07月29日 10:32

这几天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高考”了,学生撕书泄压、家长烧纸拜神、武警持枪巡逻、对“超级中学”的报道、为见义勇为考生的呼吁……每到高考季,这样的新闻总会循环上演,人们在重视高考制度的同时,也在反思着应试教育体制,家有考生的家长亲属将高考神圣化,对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而对大多数社会公众来讲,却都在讨论高考制度,其中也不乏将高考妖魔化的声音。

就目前来讲,尽管各方对高考的批评声音不断,可仍旧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虽然存在诸多弊病,但高考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对寒门子弟来讲,基本上是他们实现阶层流动的唯一渠道。在高考这种制度还会继续存在的情况下,考出高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还是一种“胜利”,然而,却不能就此而妖魔化高考制度。

就拿这几天的舆论声音来看,人们纷纷将一些“超级中学”贴上了“高考工厂”的标签,表达对这种极端的教育模式违背孩子天性的不满。只能说这种声音可以理解,但是过度妖魔化高考无助于教育改革,毕竟在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的前提下,以考试作为人才遴选的高考,至少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这种制度稍微动一下,真的难保不会腾出权力寻租的空间。更何况放眼全球,即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学生要想考上名校,同样需要废寝忘食地学习,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寥寥无几。

当然了,更不可将高考神圣化,因为“高考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金量跟大多数人的预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现实当中不乏这样的案例: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仍旧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在这个以金钱和权力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时,他们往往成了失败者,甚至是发现自己被欺骗了。

是的,年轻人被“赶鸭子上架”地经历了高考,读了大学,还没有时间和空间来思考自己价值观深处的追求时,就被抛进社会,进而冠以“成功”的枷锁,然后再被现实搧了狠狠一记耳光,当高考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程式化道路之时,就不仅是教育的悲哀了,这更是整个时代价值观的悲哀。

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名校的高学历毕业生没有从事外表光鲜的工作,反而是自主创业,做起了看似与专业知识无关的事情,此时不管是媒体的报道,还是舆论的声音也宽容了很多,这种行为慢慢被接受了。需要指出的是,整个社会的宽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取决于他们赚了多少钱,而不是他们在跟随着自己的天性,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样的道理,当初的那句“知识改变命运”被认为是错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通过了高考,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没有赚到钱,没有得到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殊不知这样的理解本身就是对这句话的曲解,所谓改变命运,更侧重于改变人的思想,重塑人的价值观,让人们得到快乐,通向自由,而非在一道道枷锁之下,永远活在世俗的眼光里。

对待高考,不可将其妖魔化,更不可将其神圣化,其仅仅是一次人生选择而已。我无意于渲染高考不重要,只是想强调,高考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这个程式化的仪式,对个人的影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其仅仅是一场相对来讲较为公平的考试而已,相信参加过高考的人在未来也总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而高考已然结束,但如何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才是留给每一个考生,甚至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来思考的问题。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