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张静 > 正文
无咎——“少教多学”之课后随笔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张静 2020年12月10日 11:16

今天我讲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找规律》。

这节课名为《找规律》,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在刚上课的时候,我安排了一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时,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发现规律。由于题目数值较小,学生很容易算出了答案,在解释算理时,学生也说的很好。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充分经历了交流算法的过程。在学生理解了50×10表示50个10,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这个算理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另一组算式,引导学生探索每组算式中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与同学们交流。

可能是我的引导出了问题,我原本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乘数末尾的0和积末尾的0的变化规律,找出计算的规律。但有一个学生却通过认真观察,举手说道:“我发现,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我回头一看,可不是吗?1×5=5;10×5=50;10×50=500;12×4=48;12×40=480;120×40=4800;黑板上的算式确实显示了这个规律,这个孩子说的没有错,但这个说法的确是错的,怎么办呢?不能直接否定,要想办法。我首先表扬了她会观察,会思考,又带着全班学生一起验证了黑板上的算式,确实是这个结果,在大家都纷纷点头,认同这个结论的时候,我又写出了一个算式:15×20;当学生算出结果300时,我又把刚才那个同学的结论:“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读了一遍,这时候,学生思维已经被碰撞了,有几个人喊了起来:“不是一定,是可能”,我故意皱了皱眉头,“可能”这个词用在这儿不准确,谁还有更好的词?又是刚才那个女孩高高举起了手:“我发现,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是呵,“至少”多么准确的一个词呀!不用我带头,学生自发地为她鼓起掌来了。

虽然这只是课堂的一个小插曲,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所在,但是却给了我很多启示。尊重学生的思考,不用老师的思维去把控课堂,有时会获得很多惊喜。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正确的解答,可能只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却可能是创新。因此,可怕的不是学生犯错误,而是教师错误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易经》表达的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咎”。无咎,不是说没错,而是说错了没关系。课堂学习也应该如此。在“少教多学”的课堂上,错误,可能正是这堂课的闪光点。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