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汉中市教学研究室宋瑞宏 > 正文
​赛教,我们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作者:宋瑞宏 2019年06月25日 15:41

每年的五月份,是各地市赛教最繁忙的季节,今年也不例外,在这个热度比较高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宝鸡和汉中两地的市级赛教,感受颇多,有许多值得思考可圈可点的课,也有许多课存在问题。现借此机会总结回顾一下,谈谈赛教课,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供大家参考。目前的赛教实际上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设计

去年省级赛教已经关注教学设计内容,尽管没有给具体分值,但是评委可以综合考量给分。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选手是不注意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区分不清,课堂整体感不强,有的交上来的课堂设计没有目标,没有重难点分析,直接导入开始,进入课堂实施中。很少有老师按照核心素养目标来设计课,也就是说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到底怎么养上,目标如何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但是不多,对于核心素养相关的答辩令人满意的不多。

第二个部分是说课

这一块问题最大,说课要突出一个“说”字,但从两地赛教实际来看,大部分选手都是在“读”课,拿着教案或说课稿,一字不拉的读下来,不能脱稿说。另外一种是“背”课,把教案背下来,或者机械的套搬省上的说课标准,这一点我个人感觉问题最大,省上的标准是:说目标、说过程、说教法、说学法。很多选手严格的按照这样的程序套用。在说完目标后直接说教学过程,我认为这样是不可取的,说课就是说你对科的理解和设计,因此,首先是在分析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说清目标,其次根据目标确定重难点,再根据重难点确定教法与学法的指导,最后才是说教学过程或流程。对于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对于教学过程,这其实就是教学的的组织与实施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看你的目标达成、看你的重难点突破、看你的教法与学法的指导。而不是把过程都走完了才回过头来说教法与学法。对于省上的这种说课顺序设计的合理性不做过多评价,但我们的选手不能机械的套搬。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实际教学中也看不到,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

第三部分就是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你的设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阶段。赛教,赛什么?就是赛你的设计落实、赛你的课堂感知、教育思想和表现力,而不是课堂过度表演。有的老师在一开始设计课时主要心思花在了如何表演上,要知道表现力不是课堂表演,但很多老师主要在表演上下功夫,主要是给评委表演,赛教课一定的表演是可以有的,但表演只是形式,不是内容,不能过度,有的老师过度注重表演,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有的喜欢给学生安排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角色,比如说让学生扮演国企职工、集体职工、私有制等角色,学生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吗?活动热闹而不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内容任务完成不了,重难点问题解决不了,有的用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做题划勾,课堂活动不少,深入不下去,让学生进行“自主学校”,一分钟左右就开始分组展示,探究活动依然是老师给答案。这种表演课最好不要。更有甚者为了表演设计虚假内容。 如有节历史课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子目13—16就值得玩味,她的课堂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老师:幻灯片展示一封信导入,并让全体学生朗读:

尊敬的党和政府:

我是陕西省宝鸡市勤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土地改革前我加世世代代没有自己的土地,我每天起早贪黑,当牛做马,却仍然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苦极了,土地改革后,我家分得土地15亩还有一些农具、牲畜,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这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一定好好劳动,给国家多交粮,交好粮,支援国家建设。

陕西省宝鸡市 勤劳乡      1952年5月1日

下课后老师签字确认成绩时,我问宝鸡有个勤劳乡吗?在哪里?这封信是真实的吗?老师笑着回答我说,没有这勤劳乡,也没有这封信,是她自己创设的的课堂情境,我再想历史课讲究的是史料真实,我们创设情境是在建立在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决不能为了“表演”需要设计虚假情境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关注内容,内容比形式重要,就是“教”的问题,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为谁教的问题就是为谁培养人的大问题课堂设计要设计好,教什么?20分钟的课堂内容在你抽签时就决定了,省上题库的课题内容指向是很明确的,所抽到的内容从那一页到那一页都是指定好的,要求你在20分钟内要上完指定的教学内容,有的选手自己对教学内容任意取舍,两目的教学内容只讲一目。赛教课和平时的课堂还是有区别的,教学能手的选拔就是要在20分钟内处理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任务当然是要扣分的。怎么教?也就是教学流程怎么走?20分钟的课活动不宜太多,不宜超过2个,太多活动很难深入下去,活动就会演变成表演,每个活动要弄清你的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一定要真的探究,不能浅尝辄止,面对学生、评委,要把你讲的内容娓娓道来,让学生能够容易听得懂,并能接受喜欢,甚至产生共鸣。

那么,你怎么才能把一个很简单的、很普通的事情,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张有弛?这不仅考验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普通话要标准,不能用当地土话(如洋县话、城固话、岐山话)教学,吐字要清晰,节奏、语速要抑扬顿挫,同时,你在“讲”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内容体现节奏感,要有整体布局,要有一定的文化味、生活味和人情味,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评委。

“讲课”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哪个老师不会讲?但是从赛教的实际来看,老师和老师的差别很大,就是同一学科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同样的内容,风格不一样,方法策略不一样,和学生交流方式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特别是昨天的几节地理课,三个老师抽的是同一个课题: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同课异构,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设想,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风格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不用多想高下立判。

教师的“讲课”不是一种复制黏贴的劳动,也不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工作,我们拿着手中的这本教材,可能很多年都要用这本教材,我和自己的同行都在讲同一个内容——那么,我的创造性何在?同样的内容,别人怎么讲?自己以前怎么讲?讲得怎么样?一篇课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重点如何处理?难点如何突破?问题怎么设计和使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怎么处理?如何衔接?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中如何落实等等。有的课我们听下来,感觉是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同样的内容换一个人来讲,为什么效果就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以前那些唱戏唱得好的名角,我们不要只看见他们“台上十分钟”的光彩夺目,凝聚的可是“台下十年功”的修炼,当老师也是一样。那些优秀的老师,每一个学科里的名师、特级教师,都是长期潜心修炼,日积月累的结果。

要讲好课是不容易的,每一位新老师从第一天站在讲台上开始,就应该有这样的准备。大家的基本功都不错,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上好一堂展示课,而是要力求上好每一节课。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也是不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提高自己“讲课”的功夫,不断改进自己、丰富自己、成就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

责任编辑:沐光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