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前沿 > 正文
新时代陕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秦开凤 2020年06月28日 10:18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陕西提出了殷切期望,“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我们要把握好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非凡的魄力和担当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播学术、创新理论、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对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区域学术期刊的多寡、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学术繁荣和发展程度。陕西学术期刊整体实力与全国期刊大省、强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陕西期刊界要奋发作为,实现期刊领域的追赶超越,助力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严把政治导向关。学术期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强化政治家办刊意识,严把政治导向关。期刊管理者需夯实制度,落实责任,细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之真正起到引导和规约作用;办刊者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不仅要努力辨识和防范错误思潮,更要积极主动地正面引导组织稿件、开辟栏目、设置议题,着力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凝聚思想共识,同时要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新兴媒体崛起的大背景下,要高度重视期刊转型发展。从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术期刊转型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从管理机构到办刊单位都要树立全媒体发展思维,要完成从纸媒单一的技术形态向新媒体数字化出版理念的转变;加大学术期刊的创新思路,在数字化趋势下,有效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当前陕西地区的学术期刊应普遍建立独立域名的网站,并积极推进其由单一“期刊电子版”“数字期刊”向综合性学术门户网站发展,各期刊尽可能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逐步实现各种数据增值服务,探索建设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项目。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重点示范,集约发展。以融合的理念探索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局面。鼓励资源重组,加快地域内期刊整合,加强交流合作,打造统一平台。可探索将同一管理单位的多种期刊整体运营、集约化发展,或将办刊方向和服务对象基本相同的期刊整合发展,从办刊模式到发行传播一体化运作,以高效集约的方式形成新的办刊模式。探索组成社科期刊联合体,培育组建期刊集团。

着力办刊质量和特色,强化激励机制。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质量和特色都是期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陕西虽然有200多种期刊,但真正属于全国名刊或名栏的期刊很少,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使陕西学术期刊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可将陕西现有基础良好的学术期刊作为培育对象,实施重点学术期刊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给予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形成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影响全球的学术期刊品牌。对于已列入全国名刊、名栏的期刊,加大宣传,扩大其示范效应,同时给予适当的资助,巩固优势,进一步提升其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培育之中的期刊,要加强引导和激励,并形成相应的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激发期刊内生动力,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有效提升全省期刊质量。

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期刊交流合作。传统学术期刊编校队伍有的偏重学术型人才,有的偏重编校技术型人才,均缺乏具有新媒体技术的专业性人才。随着传播和运营方式的网络化,未来的期刊社,新媒体技术人员是必需人才。要看清趋势,着力培养兼具学术鉴别力、编校技能以及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高水平、勇于开拓的编辑队伍,力争使陕西学术期刊成为展示一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要扩大交流合作,可由期刊管理部门或本地期刊协会,不定期开展学术期刊发展趋势、高新技术运用、新业态建设等研究和培训,推动学术期刊从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互动探讨,促进期刊学术理论成果应用转化,实现陕西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 言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