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正文
关注青春期健康 守护青少年成长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陈志涛 张家祯 2021年07月20日 09:25



 

青春期是青少年告别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面对来自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家庭和生活的复杂压力,青少年难免会遇到一些成长的烦恼。他们有时会在挫折中奋起,继续勇敢地前行;有时会在困境中感到迷茫,小心翼翼地寻找正确的方向。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此时最需要“精准滴灌”,需要来自父母、师长等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更好地健康成长。

那么,青少年通常会遇到哪些困惑和难题?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又该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通过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的图书,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青少年尤其是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抑郁症、焦虑症乃至自伤等极端行为的出现有低龄化的趋势,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伴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上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图书也大量涌现。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些图书中获得哪些启发和指导?

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重在日常。过严或过松的家庭教育方式、紧张的家庭氛围等,都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新近出版的《心理抚养》一书,提出了“心理抚养”这一教育理念。李玫瑾认为,家长除了要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等情况之外,还要多了解、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加强沟通交流。因此,她呼吁“父母要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在内的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相比成年人,儿童青少年在情绪管理上更为不稳定、易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更为有限,常常不知如何化解郁积的情绪,容易陷入内心的纠结挣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敏娜表示。因此,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情绪管理指南》,是一本指导青少年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图书。针对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这本书进行了深度讲解,并提出了实用方法。具体而言,这本书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从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入手,分析了影响情绪的诸多因素。该书在仔细分析情绪产生的因素及表现状况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进行相应解读,最后给出了青少年管理情绪的方法,告诉广大青少年如何疏导糟糕的情绪,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被情绪左右了自己的行为。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很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常常会被家长、老师误以为是孩子心情不好、性格问题,从而没有及时进行干预、疏导,这就有可能使孩子的焦虑、抑郁情绪加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刘敏娜表示。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与青春期和解》一书,为人们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提供了一份心理学指南。作者创造性地将青春期划分为数个阶段——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以及成年过渡期,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几十个鲜活的青春期事例的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提供切实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帮助青少年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少年虽然容易出现各种困扰,但同时可塑性也强。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疏导,效果就会比较理想,同时还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刘敏娜说。

消除青少年的社交恐惧

进入青春期,孩子们交往的范围更广了,接触的世界更大了,正是茁壮成长的大好年华。然而,他们之中也有一部分人遇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不愿或不敢和父母、同学等交流,遇到了成长的瓶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是其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今后学业、事业发展。因此,顺畅地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对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

“青少年的社交恐惧,与其成长的环境氛围、社交经历密切相关。若是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严厉,或过度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就容易使青少年内心紧张、自信不足,性格更为敏感,从而产生不愉快的社交经历。”西安市红会医院阎良院区精神心理科主任王礼群分析。

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从亲子沟通开始培养。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也许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英国作家约翰·科尔曼的作品《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有理念、有案例、有方法,在同类图书中脱颖而出,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份值得参考的亲子沟通操作指南。在这本书中,有来自顶尖青少年教育专家的养育理念和方法,有来自其他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经验与教训分享,也有来自青春期相关研究的科学支持。正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亲子沟通的五条原则,并为解决亲子沟通难题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解码青春期》一书,探讨了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亲子关系,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等话题。这本书将青春期常见的棘手问题融入生动的案例中,通过真实、有启发性的故事来帮助家长破译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动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来与青春期孩子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进而实现培养目标。在书中,作者展示了如何成为有效关怀青少年成长的成年人,强调了相互尊重、信任以及鼓励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成人理解青少年所需的三种关键思维模式。正如作者提醒的那样,把孩子培育成值得尊敬的成年人,归根究底要靠对他们投注心血,并给予其成长所需的空间、时间和各种支持。

此外,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学校可以为青少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做些什么呢?由国内百名心理学专家撰写的《青少年心理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对此给出了建议:让青少年循序渐进地暴露在让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并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这种正向情感。比如让上课发言容易紧张的孩子在课堂上讲一两句话,让孩子跟害怕交往的人远距离接触;关注青少年在现实交往中是否遇到困难,可以鼓励青少年从简单表达内心感受开始,试着渐渐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主动组织社团活动、集体活动等;引导青少年在旅行、兴趣班、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交友圈等。

“家庭、学校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礼群说,“培养自信,是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自信心建立根本上来自家庭;长大一些以后,可以通过思考自我改善。”

当然,破除人际交往的瓶颈障碍,也离不开青少年自身的努力。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青春期不迷茫》一书,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结合作者近30年开设中学生心理课、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经验,从上万个案例中精心遴选了有代表性的54个话题,并以书信的方式呈现给青少年读者。面对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困惑,作者平等而真诚地进行心灵疏导,探讨困惑的成因和解决之道,帮助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每一次纠结中反思,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青春期是青少年个体逐渐融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控力的强弱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没有强大的自控力,就难以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难以拥有足够顽强的意志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一书,就鲜明地提出,自控力不但区分了人和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同时,凯利·麦格尼格尔还通过心理学、神经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清晰而生动地向读者解答了自控力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阐述了人们为何会在诱惑面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并为读者提供了培养自控力的最佳策略。在这本书中,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提高自控力,并使得学习生活更为高效、有序,从而养成更好、更健康的行为习惯。

自控力是否强大,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拖延症的严重程度如何。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往往也对此不以为意。但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再也不见,拖延症》一书,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拖延的本质是焦虑,是担忧与自我怀疑的表现,也是一种逃避行为,这会消磨人们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为不利。

基于此,《再也不见,拖延症》浓缩了作者多年深耕于拖延症治疗的实践经验,帮助读者用省力的方式拒绝拖延症,找回对时间和生活的控制力。作者提出的应对方法,包括识别焦虑的想法,标记想法中被曲解、误读的部分,理性思考和审视焦虑,克服完美主义心理,不断练习直面问题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磨砺意志、增强自律自控能力,最终都要通过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实现。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微习惯》一书,或许可为青少年提供这一方面的启发和思考。作者认为,人们设定的种种计划最后沦为空谈,或者无数次想建立各种好习惯,却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未必是因为人们不努力,而是人们的策略出了问题。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实施数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由于这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几乎不会失败,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轻易放弃,因而成为一种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有助于青少年在点滴的进步中不断获得正面反馈,在持久的坚持中培养意志。


责任编辑:张 言
  • 新闻网头条号
  • 新闻网微博
  • 新闻网微信
主管: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  主办:陕西教育报刊社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箱:sxjyxww@sina.com 电话:029-87323955
陕ICP备(08105011号-1)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58961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