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19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西南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在重庆召开。会议主题为“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社会形态”。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历史研究》主编李国强表示,土地制度深刻塑造了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国家形态,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一把关键钥匙。回顾历史,各个王朝的治乱兴衰,往往与能否妥善处理土地问题、能否维持经济的再生产紧密相连。深入系统研究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社会形态,不仅是历史学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鉴往知来、服务当下的现实要求。希望与会青年学者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探寻规律、把握大势,深入研究土地制度史,理解中国之路的历史必然性,阐释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发出青年学人的强有力声音。
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芙都表示,历史学是西南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和根基学科,历经数代学人的辛勤耕耘与薪火相传,形成了扎实的学术根基、鲜明的教研特色和优良的学风传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希望青年学者珍惜机会,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深入切磋,碰撞思想火花,发出属于这一代史学人的响亮声音。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青年学者参加论坛,深入探讨了历史上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及其中外比较等问题,研究视野宽广、史料形式多元、跨学科方法运用得当,深化了对土地制度等重要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当代青年学人以史经世的现实关怀。
与会人员合影 主办方/供图
青年史学家论坛创办于2014年,是《历史研究》编辑部专门为青年史学工作者打造的全国性高端学术论坛,旨在推动优秀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与成长成才,为构建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凝聚青春力量。本届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