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周思宇/001)
人工智能和社会生活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探究(祁琦/005)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场景化应用研究
——基于动态案例生成与智能问答的实践探索(杨艳红/009)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精准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陈倩、陈欢/014)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转型(蒋衍玺、李凯/018)
西部研究
从《我的阿勒泰》到《遥远的向日葵地》
——论李娟散文创作的变与不变(马金龙/022)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研究(李敏/027)
政治
构建国家认同的历史演进、作用机理与优化路径
——以国庆活动为视角(王闪闪、付鹏辉、徐小惠/032)
20世纪至今拉美问题与治理研究(黄磊/036)
经济
吸引外商投资全面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研究(牛文杰、张馨心/040)
乡村振兴与乡土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研究(裴一中/044)
社会
青年吸毒行为及治理路径的社会学研究(王伟、刘富斌、叶智永/048)
介入系统视角下的观点类短视频分析(熊子键、温晓亮/055)
农村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谢海艳、蒋玉芝、唐莹/059)
文化
对抗性团结:“苏超”联赛的语言景观与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建构(梁健丽/063)
殊途同归:气氛美学视域下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杨唯一/070)
唐代染发社会风俗(周海宁/074)
清代碑学视野下的药王山碑刻书法(刘洁/079)
语言
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的视听语言(梁艳、张茜/083)
AIGC背景下山西文旅翻译与传播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毕丹/087)
法律
高空抛物罪的司法适用研究(薛雪/091)
新《公司法》框架下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主体扩大的价值结构(王炜/095)
教育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中共党史”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路(熊兰芝、宋凤、易启明/099)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
——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鞠晓蕾/104)
团体沙盘游戏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效果研究(刘秀艳/108)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升本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以《幼儿园课程》为例(苏媛/112)
历史
陈武及其封建论(王子健/116)
漠河金矿开采期间清廷与沙俄的矛盾与斗争(陈临星/120)
奥斯曼土耳其早期土地政策——蒂玛制(刘亦可/124)
哲学
论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伦理学“应当”式思维的超越(张俊伟/128)
论乌托邦的三种形态(韩沛煦/132)
意图与可允许性
——斯坎伦对双重效应原则的重新审视(于娇龙、王腾/137)
从理智直观审视谢林“先验哲学”的逻辑建构(王昱翔/141)
文学、艺术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的伦理审视与选择(冯赛枫、刘瑀秋/147)
女神之再生的启蒙批判
——论五四时期郭沫若新诗创作(郭芳/152)
《银河铁道之夜》中的异托邦建构与宫泽贤治的理想乡(张鑫/156)
自由的抒发与想象的救赎
——历史转折中的宫崎骏作品《红猪》(冯钰洋/161)
法国科幻动画电影的美学探赜
——以阿内·拉鲁电影为例(严燕/165)
争鸣
刑事责任年龄再定性——法律推定(蒋锐/169)
神州学人
学界翘楚肖伟光(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