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前、董妍妍、古元峰在《江汉论坛》2025年第9期撰文指出:工业机器人应用正深刻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劳动者供给与新岗位需求实现有效适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与中国企业雇主-雇员匹配微观调查(CEES)数据,构建劳动者失业持续期与企业招聘缺口指标作为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代理变量,采用Bartik工具变量法构建地区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指标,利于测度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短期会延长劳动者失业持续期并扩大企业招聘缺口,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形成挑战;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会使企业增加对高学历及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供给侧劳动者技能升级存在滞后性,在短期会导致结构性错配和匹配效率下降;从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优化高技能人才空间配置、促进现有劳动者增加技能培训、提升未来劳动者教育水平倒逼地区人力资本升级,进而填补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缺口,实现了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高级化匹配。因此,要构建就业缓冲机制,缓解技术性失业冲击,实现短期纾困;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破解结构性错配;完善劳动力市场配套政策,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整体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