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2025年年会暨“敦煌哲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敦煌哲学理论建构与学术探索、敦煌哲学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李怀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认为敦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哲学内涵的挖掘与阐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名誉会长杨利民在讲话中系统回顾了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过去一年在学术研究、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从“潜心治学夯实根基、强化培养促进传承、深化研究推动传播”三个维度,对学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在主旨演讲环节,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创会会长范鹏作了题为《敦煌哲学的通学本体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学术报告。他表示,敦煌哲学的通学本体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历史文献多角度展示了其特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思想资源与精神养分,为从敦煌哲学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逻辑提供了全新理论框架。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李并成、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分别以《异彩纷呈:“凿空”前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东西文化交流交融》《从敦煌各族的文化认同看中华“夏夷”观的内核》为题,从历史文化交流、民族认同演进等角度,结合敦煌文献与考古发现,阐释了陇原大地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地的文化交融特质。
专题研讨阶段,来自吉林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学者,围绕“敦煌哲学的当代价值”“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敦煌文献中的民族交往史料”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会长姜宗强作会议总结时表示,本次年会以“敦煌哲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紧扣时代需求与学术前沿,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等形式,有效汇聚了省内外学界智慧,实现了思想碰撞与学术互鉴,为敦煌哲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拓展了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