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第三届近现代文献整理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献收藏、出版机构的约50位专家学者,围绕“近现代文献整理的多元路径与学科融汇”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吕慧军主持开幕式并发布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保护计划”年度出版成果与立项情况。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在致辞中表示,“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自实施以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文献整理作为文献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方式,通过不断推出优秀成果,实现珍稀文献的再生性保护,较好地满足了科研单位、社会公众对史料的需求。国家图书馆愿与各界同仁一道携手努力,共同开创革命文献与民国文献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以“抗战文献的数字化整理与研究心得”为题作主旨报告。金以林对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情况和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平台建设的经验。他表示,期待通过抗战文献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加强同其他历史文献数据库的合作,探寻“大数据”下的数字人文,为全社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山东省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西宁介绍了《山东革命根据地红色报纸汇编》整理出版的过程。魏崇、金以林、李西宁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孙伯阳一同为新书揭幕。
与会嘉宾合影
专题报告环节由孙伯阳主持,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子渝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研究情况。吉林省日本侵华历史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佟大群介绍了满铁资料整理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情况。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吴永贵对革命时期红色文献的文本周边进行了新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段晓林分析了21世纪以来的民国文献整理出版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中共党史文献中心主任杜敏探讨了红色文献整理、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山东革命根据地红色报纸汇编》新书发布
本届研讨会设置了“近现代文献与文本研究”“馆藏研究与整理、利用”两个分论坛,学者们结合史料分析、文献整理、学科建设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交流近年来近现代文献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会议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