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龙,男,云南玉溪人,法学博士,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研究中心专任教师,同时担任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云南省震序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特约顾问等职。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云南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和天津市法学会刑法学分会会员。目前专注于中国刑法理论创新、比较刑法制度研究及科技法学前沿问题探索,在人工智能刑事规制、边疆民族地区刑事法治建设等领域逐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研究体系。
学术科研方面,迄今为止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与人权保障研究”、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共建重点项目“云南省高校安全治理对策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普及重点项目“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编撰”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青年项目“云南省低空智联飞行器运用中的刑事规制研究”等十余项。参与编写《治道变革——曲靖市域社会治理之路》《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法学卷》两部重要书籍。
教学育人方面,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指导的学生荣获法治素养竞赛全国亚军,个人获得“亚军指导教师奖”全国第二名;在第九届云南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法治素养竞赛中,指导学生荣获高校组全省第一名,个人获得云南省高校组法治素养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全省第一名)。在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比赛中,指导学生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电子监禁发展路径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教学能力方面,荣获昆明理工大学2023—2024学年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并于2024年获评“红云园丁奖”(优秀教师)。
社会服务方面,参与撰写的《中共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云南省高校“校闹”治理对策建议》获有关领导批示采纳,为构建云南乃至全国的教育治理范式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参与编写的《普法进万家——强基础补短板普法读物(一)》《普法进万家——强基础补短板普法读物(二)》合计发行四百万册,化法为霖,泽润心田,有效推动法律知识普及与全民法治素养提升;撰写“《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的修改意见”“关于《云南省可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草案)的修改意见”等多项立法建议稿,倾智献力,助推地方法治臻善。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5年第15期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