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变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7月4—5日,第十六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处于十字路口的国际秩序:全球、区域与国别”主题,就“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全球南方’对国际政治的重塑”“地缘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确定性

当前,国际秩序进入深度调整期。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安俊堂表示,国际秩序正经历深刻重构,地缘冲突不断加剧、新技术竞争白热化、“全球南方”崛起,世界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处在这个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世界更需要理性的洞察、包容的智慧与建设性的方案,而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更多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认为,当今,大国博弈、气候变化、科技发展、地缘冲突等议题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人类在面临挑战时作出更为理性的选择提供了学术思考。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许可认为,尽管当前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多,但世界历史前进趋势的大逻辑没有变,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南方”逐渐壮大,在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安宁和睦繁荣发展仍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追求。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小鼎认为,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正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应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世界政治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院长羌建新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将带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向货币金融领域加速渗透,我们要以更大力度重视金融安全,加强数字货币管理。

积极为国家对外交往和开放服务

与会学者表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为区域国别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应积极聚焦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中的国际秩序演变与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全球、区域和国别不同层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与学科发展,着力加快构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要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破壁垒。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王正毅表示,当前国际秩序变革呈现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国家安全回归、反体系运动兴起等特征。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面,区域国别研究要分析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下的本质与战略意图,形成高质量应用成果,为国家对外交往和开放服务。

许可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在关注世界形势变化的同时,还要积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准确认知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学理逻辑,科学预判其发展趋势。

论坛由兰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