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27日,“敦煌民俗与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坊”在甘肃举行。工作坊由敦煌研究院、甘肃中医药大学主办,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等单位联合承办。
本次工作坊获得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文献和壁画中的岁时节令与节令药俗的整理研究”(项目编号:GSWW202211)的学术支持,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伦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探敦煌民俗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会议现场
6月25日,工作坊在敦煌研究院开幕。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表示,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本次工作坊对于挖掘敦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提出敦煌医疗民俗研究方面前瞻性、创造性的学术观点,推动提升和完善敦煌学学科体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金田表示,此次参会专家具有多元性和国际性,主题发言对于中医学研究也极具学术启发性,相信未来能够开辟更多新领域,为敦煌学与敦煌医疗民俗研究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景春表示,从民俗学角度对敦煌中医文化开展研究很有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希望今后能够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研究。
与会学者合影
本次工作坊围绕“敦煌民俗与中医药文化”主题,从敦煌医学理论与实践、古代知识生产逻辑、医药知识传播、民俗疗法、宗教文化与古代生活医学观念等多元角度,通过主题发言、讨论交流和会议评议等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与会者就前沿观点讨论热烈,不断深化了对敦煌民俗与中医药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认知。李金田、黄景春、沙武田、刘晓峰等学者进行了会议评议。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根敦阿斯尔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工作坊为契机,以“佛教民俗—中医药文化—古今佛教医学对话”为核心路径,尝试构建“敦煌医疗民俗研究”体系,通过整理研究敦煌佛教、民俗图像及文字资料,系统勾画出敦煌医疗民俗的文化脉络。
此次研讨不仅促进了学术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对挖掘敦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利于推动敦煌医疗民俗研究向纵深发展。
(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根敦阿斯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