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在《 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5期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历经了二元体制的形成、高速增长中的发展失衡及全面融合发展等阶段,贯穿其中的是土地制度和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变迁。利用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构建起统一的分析框架,解构了中国城乡关系演进中地租的产生与生产性利用问题,发现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满足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需的巨额资本,而改革开放之后则是以“地价剪刀差”的形式集聚起了大量的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正是不同时期的土地权利体系和工业发展模式使得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均衡配置,形塑出了阶段性的城乡发展失衡状态并构成了下一阶段优化生产关系的基础。对此,在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时,须打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城市内部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二元定价体系;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城乡公共服务二元供给体系;厘清土地、户籍及其相关的财税体制的协同关系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