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文化主体性的提出,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对中华文明的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交流互鉴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和优秀文化创造能力。文化主体性是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需要,是坚定文化自我、促进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增强党引领时代的精神力量的需要,是夯实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的需要,是突出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特征的需要。文化主体性的构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向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胎”精华为文化主体性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丰富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张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汲取现实营养。构建文化主体性的方法论基础是在“两个结合”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进一步开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空间,掌握思想文化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