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四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高端研讨会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4》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主编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 “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部署,从理论、政策、实践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意义、政策举措和主要进展。报告认为,发展银发经济是通过社会政策转向和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把人口结构因素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从而破解“人口金字塔消费悖论”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银发产业链条的外部性,通过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养老保障和服务的配套性支撑、劳动参与和社会保障的无缝衔接等,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与会专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阐述了中国“老年潮”对银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第二次“老年潮”的规模和结构变动将催生出规模空前的老年消费群体。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探讨了“投资于人”导向下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提出,老龄健康产业应在供给侧层面细化图谱,构建从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到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的产业链延伸路径。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国际部)主任李志宏提出,从养老金融、设施产品、销售渠道、消费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鲁晓明围绕老龄社会法治研究的双重维度进行了演讲,认为老龄法与老龄社会法治是从核心到整体的关系,是构建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侯佳伟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梳理了1994—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变迁,为推进银发经济领域的需求侧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