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云在《高教论坛》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人工智能具有渗透性、延展性、协同性以及创新性等技术属性,其凭借融合新优势、拓展新动能与构建信息资源库的维度促进高校思政课朝着智慧思政、智能教学、个性化等新生态新模式发展,在推动教学模式和教育生态创新、教学条件和教师角色转变、课程精准性和感染力中驱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当前,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过度性想象、主体素养欠缺、客体锚定之困、赋能资源不足、技术操纵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始终坚守正确政治立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智能素养培育,提升教师智能应用能力;破除智能技术操纵逻辑,提高受教育者智慧;充盈高校智能教学资源,夯实智能思政课的基础;推动智能信息治理升级,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