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是"人文"的失语吗?
——重审数字人文中"人文"的角色与价值
 学术前沿

金姿妏、吴静在《山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数字人文并不等同于数字技术在人文研究中的简单应用。尽管以数据和算法为基础的技术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文研究的丰富性,并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多样视角,但这种方法也忽略了文本生成过程中的“社会性”特质,从而以形式客观性遮蔽了文本内部真正的问题意识和人文研究“面向时代问题”的品格。面对数字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知识生产方式和人文研究提问方式的整体性重塑,数字人文的研究路径需要从技术中轴转向“问题”中轴,批判性地反思数字技术在人文研究中的泛化使用和数字时代技术对事实的反向校准,并对单纯以使用技术为目的的数字人文研究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数字人文还需要超越技术与人文二元对立的理解模式,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的拓展性力量,进一步形成数字人文研究的“总问题”,并构建一个兼具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数字人文研究新范式。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