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会然、芦雲峰在《民族研究 》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需要、历史基础的感知、领会与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要素。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考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庭故城之传承、活化,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发现,历史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实践的历史文化在当下环境中的“再生产”过程。其中,内容再生产、形式再生产、意义再生产互嵌互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制。内容再生产基于历史事实构建文化遗产的历史叙事;形式再生产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表达历史文化遗产的实体性内容;意义再生产内嵌于内容与形式再生产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生存论路向阐发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国家认同、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意涵。通过内容、形式与意义的再生产,历史文化遗产可现实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资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