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盛 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主讲人简介:
盛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获王森然美术史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出版有《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和评论百余篇,策划各类展览近百次。
内容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全社会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艺术创作。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画家挑战着人类艺术家,并引发了众多争论。本次讲座从技术史、艺术史、人文主义三方面综合探讨人工智能艺术的现状与前景。从技术逻辑来看,人工智能要创作出能与人类大师相媲美的艺术作品并非难事;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通过既有数据学习来进行创作的人工智能要创造全新的艺术范式则很难;而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如果人类社会仍建基于人文主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取代人类艺术家;最后,远瞻未来,也许随着人与机器的深度融合,我们可能成为碳基和硅基融合的“新人”,艺术也会成为相应的“新艺术”。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5/04/10 14:00-16:00 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