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逢春在《开放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技术成熟度、专业模型的行业普及度、智能工具的合规管控度和人机互动的个体赋能度均达到可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全社会创新工具的阶段,人类社会即进入后人工智能时代。文章从支持中国在后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代差竞争优势的长期目标出发,重新构想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提出以下四个高等教育智能转型的战略方向:以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公民素养为思政目标的育人、以人机协作和共创能力为人才培养主线的教学、以人机融智科研能力和理性智能科学启蒙为创新基础的科研、以人类文化主体和智能器物客体的对立统一为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主题的文明,进而主张通过“能力建设—治理升级—代差布局”的基础性长期策略,支持高等教育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