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张 伟 世英哲学奖2023年度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讲人简介:
张任之(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出版有《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心性与体知――从现象学到儒家》等,另有译著、编著多部。获2023年度“世英哲学奖”青年学者奖。
主持人: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评议人:
王 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
内容摘要:
舍勒在1920年代提出了“人的可疑问性”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1920-30年代德国哲学的征候。为回答这一问题,舍勒展开其哲学人类学的建构。海德格尔在1920年代末分析德国哲学的基本趋势时,进一步将哲学人类学的趋势与形而上学的趋势相对峙,进而藉“此在的形而上学”重新界定康德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追问的形而上学奠基意义。两位现象学家都以各自的现象学与哲学理解、方法探究了人类学的问题。1930年代初胡塞尔进一步检讨了现象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同时积极尝试构建现象学的人类学。本讲座既聚焦思想史交锋,更关注现象学人类学本身的基本问题、方法和边界。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5/04/01 13:00-15:00 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210室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