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戏玩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来源:西部学刊

谢芬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3期撰文提出:游戏玩法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始终未能形成统一且具有可预测性的审判标准,甚至对于游戏玩法的可保护性、知识产权保护类型的认定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实践中大多都采取对游戏作品进行整体保护,将游戏作为视听作品进行著作权的认定。学术界在进行游戏玩法的性质认定时也多限定在著作权的“思想”“表达”二分法中对游戏玩法的“表达”性质的论证,但“思想”“表达”二分法无法认定仅抄袭设定框架、故事脉络等更为抽象的抄袭行为,日益隐蔽的侵权手法凸显了该认定方法的局限。游戏产业的高周转性决定了其无法承受时间较长的维权成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实用价值大,权利审批上采取简化审批程序、授权快、缩短保护期限、降低收费标准,更符合游戏玩法的性质定位。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