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安、李亚飞在《学术月刊》2024年第10期撰文指出:2010年以来中国南北方地区经济差距加速扩大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南北方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差距及其演变。其理论逻辑是:总体而言,由于北方计划型创新体制根基更深、向市场型创新体制转轨更难、市场型创新主体更少、更偏好计划推动型创新、市场与计划双轨结合比较差;而南方却相反,计划型创新体制根基比较浅、向市场型创新体制转轨难度比较小、更容易接受和更偏好市场引导型创新。具体解析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区域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国家对创新资源的区域配置;计划推动型创新体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后,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作用递减,市场引导型创新体制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作用递增;创新体制和技术的路径依赖度的差异决定南北方地区面对中央政府相同的科技体制改革决策却有不同的响应和效应,从而决定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变化速度;计划型科研主体更适合基础性科学技术创新,而市场型科研主体更适合应用性创新、从而直接推动经济增速和经济质量提高;市场型主体更善于利用计划体制中的创新性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越是市场化的体制和创新主体,越注重创新效率;创新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越快的地区,创新体系内生的创新能力越强大,而内生动力越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