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迈克尔·戴维特 纽约城市大学教授
主讲人简介:
迈克尔·戴维特(Michael Devitt)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杰出哲学教授(荣休),曾在马里兰大学(1988-1999年)与悉尼大学(1971-1987年)任教。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哲学与语言学哲学、实在论、生物本质主义,以及由自然主义引发的方法论问题,是当代实验语义学领军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哲学与语言学哲学、实在论、生物本质主义,以及由自然主义引发的方法论问题,是当代实验语义学领军人物。代表性著作包括《指称》(1981年)、《实在论与真理》(1984/1991/1997年)、《语言与现实》(与金·斯特尔尼合著,1987/1999年)、《语言的无知》(2006年)、《将形而上学置于首位》(2010年)、《忽视规约:语言实用主义的困境》(2021年)、《生物本质主义》(2023年)、《指称及其他议题:语言哲学论文集》(即将出版)、与理查德·汉利(Richard Hanley)合编了《布莱克威尔语言哲学指南》(2006年)。在Mind & Language,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Cognitive Scie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8年以来,曾受邀在杜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举办讲座百余次。
主持人:
丁晓军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与谈人:
王 健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张志伟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内容摘要:
在讲座中,我们将探讨是否可以改变我们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如何改变。克里普克和帕德罗提出的“采纳问题”(Adoption Problem)指出,我们不能仅凭接受像全称实例化(universal instantiation, UI)这样的基本逻辑原则就采用基于UI的推理实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蒯因式回应,反对哲学上过度智力化我们的认知过程的倾向。我们将回答两个关于改变逻辑的问题:一是个人能否理性地接受一个新的基本逻辑原则,我们建议采用一种实证方法来解答;二是个人在接受新的基本逻辑原则的基础上,能否理性地改变其推理实践。由于这些实践属于认知技能,我们将探讨技能心理学。
在学习任何技能,包括通过UI进行推理的技能时,所谓的“陈述性知识”(知道某事是怎样的)可以帮助获取“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做某事),但这需要通过“显性学习”的指导来实现。然而,我们意外发现,个人无法自行通过UI训练自己;在这种程度上,“采纳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尽管如此,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聘请教练来帮助获取任何技能(包括UI)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可以在接受UI原则的基础上,理性地改变她的推理实践。这种方法不仅展示了如何在接受新的逻辑原则后改变推理实践的可能性,还强调了通过教练的帮助,个人能够有效地转变其推理习惯和技能,为理解和应用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5/03/14 10:00-12:00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主楼E810室
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