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史中的佛教哲学书写
 学术前沿

张雪松在《哲学研究》2025年第1期撰文提出:将佛教哲学纳入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面临多方面困难,这主要体现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异质性问题,以及佛教的印度起源与“中国”之间的异质性问题。历史上,佛教哲学不断的“中国化”是摆脱“宗教”羁绊、融入“中国”哲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隋唐佛教哲学常作为中国哲学史发展的一个环节纳入中国哲学史的书写之中,学界经常将隋唐佛教哲学与宋明理学可能存在的催生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并形成了多种较为固定的研究与书写模式。但这种将佛教哲学作为中国哲学历史发展某一阶段性环节的书写策略也存在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很难处理宋代之后佛教哲学的发展及其与现代新儒家等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当代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在推动佛教中国化工作深入开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等方面仍有“做下去”的必要。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